政府直奔校园抢人 就业市场恐「内卷化」

2023-06-02 00:00

公务员流失情况严重,政府昨出新招网罗人才,即日起放宽大学生投考公务员条件,抢闸向大学3年级学生招手。当局与时并进,以更具弹性手段吸纳人才,无可厚非,这种从人才期货市场入手的做法,成效需要时间验证,而且并非零风险,弊端是同时与私人企业竞争,令人才争夺战变得白热化。

根据一贯政府招聘人手的规定,若入职要求为学士学位,只接受应届大学4年级毕业生或已取得相关学历人士投考,但这规定终被打破。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宣布,为吸纳有志服务社会人士加入公务员行列,即日起允许大学3年级或将升读3年级学生投考,意味来届毕业生也有资格投考9月起接受申请的政务主任、二级行政主任等6个职系的联合招聘,获录取的3年级学生可得到有条件聘请,毕业后加入公务员队伍。至于各部门和职系,可决定是否扩阔招聘范围。

当局改变招聘做法,由人才现货市场扩阔到人才期货市场,皆因疫后全港各行各业均出现人才荒问题,而公务员流失问题更为严峻,除人员正常退休,更出现辞职潮,以致岗位空缺多达1.7万个,因此有必要在招聘公务员时变得更积极进取,尽快填补当前空缺,以及为行将退休的公务员空缺也预早物色新血。
算盘打响与否视乎经济状况

尽管杨何蓓茵宣称此举可缔造学生、学校和政府三赢局面,但对私人企业却未必是好事。虽说大学是本地人才摇篮,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目有限,疫后各行各业都设法招揽在职和即将毕业的人才,政府作为全港最大雇主,如今变得如此积极进取,不但在人才现货市场抢人,更染指一、两年后的人才期货市场,令企业更感请人难,为了把已获政府有条件聘用的人才挖过来,只能用银弹政策作诱因,恐怕令就业市场竞争过度激烈,衍生「内卷化」现象。对打工仔来说,成为公私营机构争抢对象确是好事,犹如皇帝女不忧嫁,可吊高来卖,情况便像过去3年疫下女佣薪金几级跳;但对企业来说却并非好事,因薪金上升意味增加营运成本,最终削弱竞争力。

大型企业通常只会向那些在公司实习几个月甚至一年、表现优异的大三生,提早发出聘书,起码是对他们知根知底,觉得是可堪聘用的人才,但政府却对投考的大三生一无所知,完全只凭笔试和面试成绩过关便发有条件聘书。再加上大三生只完成了两年大学课程,一旦获发有条件聘书,未来就业已有着落,可能令其失去努力学习的拼劲,平庸取得及格便可,对个人未来职业生涯以至服务社会均非好事。

港府积极网罗人才,如意算盘能否打得响存在两大变数。第一,人才期货市场的实际人才流向,视乎未来经济走向。若当前经济复苏和增长势头持续,相信企业愿意继续出高薪求才,届时大学生手上可能有几份聘书,自然会比较究竟进入私企抑或加入公务员队伍较有前途,再择优上岗。假如经济反覆下行,相信私企会收缩规模,大学生自然以铁饭碗为优先考虑,履行有条件聘书如约加入政府。
新一代重视劳逸平衡成最大变数

第二,新世代重视工作与生活平衡是最大变数。新一届政府锐意有为,为各部门订立关键绩效指标,又成立「全政府动员」机制,要求公务员为随时紧急事故传召候命,对新世代而言,这种工作未必是心中那杯茶,因担心在几个月随时候命,影响其正常社交生活,故在履约加入政府前,相信会在薪优粮准与生活惬意、少压力之间作心理交煎和取舍。

政府以变通思维去应对公务员流失问题是值得肯定,但此举会否与企业加剧抢人才的竞争,令就业市场「内卷化」变得严重,值得社会关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