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疫情之下「走塑」仍要走下去

2021-05-14 00:00

疫情至今已一年多的时间,由于限聚令和多次禁止食肆堂食措施,购买外卖餐成为不少市民的「新常态」,大量外卖器皿和即弃餐具因而被丢弃,严重加速堆填区饱和,使原本已踏出一步的「走塑」之路重回起点。

塑胶废物难以分解,微塑胶流入食物链,食盐含有微塑胶……塑胶用品泛滥造成的问题大部分市民早已知悉,「走塑」更是全世界的环保议题,例如欧盟通过法例于本年七月起禁止所属国家使用十种一次性塑胶产品。香港近年亦加入「走塑」浪潮,不少连锁快餐店都不再主动提供塑胶饮管,政府亦先后推行「走塑沙滩餐具先行」及「外卖走塑餐具先行」两个计画,鼓励市民自携餐具。

然而去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走塑」变成「走数」。由于限制堂食的人数和时间,加上各种购买外卖的流动应用程式如雨后春笋涌现,以外卖解决三餐是不少人的选择。不少人取得外卖时,内里已包含各种各样的即弃餐具。另一方面,很多乡郊行山热点附近的食肆,由于人流暴增,不少经营者都改为使用即弃品。使用即弃餐具和器皿,在餐后可直接丢弃,经营者可以减少清洗的麻烦与人工支出,也能加快人流;对消费者而言,则免却带备和清洗自携餐具的麻烦,感觉也似乎较使用公共餐具衞生。但乡郊地区回收设施不足,经营者也不会将即弃餐具清洗回收,结果这些即弃餐具只会送往堆填区,或在乡郊被风吹到四散于自然环境之中。

每次几件即弃餐具和饮管,似乎对环境的影响微不足道。但以香港总人口计算,整体丢弃量却相当可观。以塑胶饮管为例,过去有调查指香港每人每星期平均使用四点三一支塑胶饮管,全港一年丢弃约十点八亿支!根据环保署的数据,一九年开展「走塑」运动后,每日平均丢弃的塑胶及发泡胶餐具为二百公吨,较一八年下降十公吨,然而仍较一五年有记录以来多一成二。虽然政府未发表二○年的相关数据,但多个不同的环保团体调查均推算,疫情至今即弃餐具丢弃的数量有可能增加五成至两倍。

要减少塑胶垃圾的遗害,不少人选择回收。政府亦于三区开展塑胶回收先导计画,增加可回收塑胶的种类。然而回收过程始终耗用能源,而且破碎后的微塑胶容易流出污染环境,所以由源头减少才是最佳的方法。为了减少耗用即弃餐具,不少个人或组织推出「裸买」活动,鼓励市民自备或租借餐具,包括在著名小食胜地长洲和葵涌广场推行「裸买」。但一时热潮过后,垃圾桶又再次装满一桶桶的即弃餐具。「裸买」活动成效不彰,不但反映有关宣传和教育不足,亦显示单靠市民的环保意识要达致「全民走塑」非常困难。雪上加霜的是,因疫情关系,外卖使用即弃餐具已成不少人的日常。可以预见,疫情过后要重新培养食肆和市民的「走塑」风气和自备餐具,将会是一大挑战。

要将「走塑」走下去,我们需要有更强的诱因,或就一次性塑胶进行徵费才有望减少塑胶垃圾的产生。其实自○九年开始逐步推行胶袋收费后,市民多自备购物袋,胶袋的弃置量曾明显减少,然而一八年的数据却显示胶袋丢弃量有所反弹,似乎市民对现时胶袋徵费已习以为常。政府有必要就胶袋徵费的费用再进行检讨,并尽快通过垃圾徵费的条例,更可仿效外地一次性塑胶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制,相信会更有效减少香港的塑胶垃圾。



锺翠珊(绿色力量教育及项目经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