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關注組質疑選項背後是「生財大茶飯」 環團獲4萬人聯署反對發展郊野公園

2018-09-19 16:16

黃偉綸指,政府現時在規劃上已偏重發展公營房屋。資料圖片
黃偉綸指,政府現時在規劃上已偏重發展公營房屋。資料圖片

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將於下周三(26日)結束,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舉行公聽會,過百個團體及個別人士報名到場發言,過去沒有出席諮詢會的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亦有在場。有環團表示,已收集4萬名市民聯署,反對發展郊公園邊陲,認為應先發展棕地。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早上召開特別會議,就土地大辯論舉行公聽會,聽取公眾對土地供應規劃的意見。
土地公義分配關注組成員鄧寶山形容,土地大辯論的選項背後,都是「生財大茶飯」,如高球場代表聲稱保衛球場,實際上是「唔好阻我發達」。 他認為,若公私合營發展農地的先例一開,發展商農地可升價十倍,變成數百億元的「大茶飯」。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說,已收集逾4萬人意見,同意保護郊野,促請政府不應發展郊野邊陲地帶。
發展局長黃偉綸在會上表示,不會用辯論式、針鋒相對的態度,在土地供應議題上回應公眾的意見。他指,全港私營單位數目多於公營房屋,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現象,而政府現時在規劃上已偏重發展公營房屋,去年新覓的26幅用地,當中超過8成都是用作興建公營房屋。
他又提到,當局會就東大嶼都會填海及4個近岸填海計劃,進一步詳細研究工程設計,強調未去到倒泥階段,並非不可逆轉。 至於公私營合作,他引述有說法指,無需神化或醜化,又指美孚及黃埔便是一例。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則指,至今已進行逾180場諮詢會,小組聽取了不同持分者的意見,如果形容大辯論為兒戲,對認真表達意見的市民不公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