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談|債券股票分析不盡相同

2022-09-21 11:03

屈指一算,投身證券業已有二十二個年頭,當年在老頂威逼下,戰戰兢兢半推半就跑去做股票分析評論,結果改寫人生下半場命運。

近四分一世紀後的今天,股票分析已經氾濫,入行門檻極低,人人肯講野,人人都可以成為專家。或者,從某程度上看,的確有幸早入行。

時至今日,很多新一輩仍對金融業有所期盼,而在他們眼中,金融就係股票。十幾年前的後金融海嘯,中國經濟高增長故事延續,即使有外資離場,更多新來者進場。同時,中資券商積極擴軍,令香港證券業更暢旺,締造不少高薪挖角機會。

風光不再,外資不來,現在的中資某程度上較美資更要狠,手起刀落之快,連歐美資也自愧不如。我也打過好幾年中資工,與之前比較,現在中資行更追求短期成績,股票研究雖多的是,質素卻不比當年。相比起研究,中資機構現時更重視運算和量化交易,看訊號操盤,追求快狠準,研究報告反而流於充斥陳腔濫調的事實陳述而已。

秋風起,裁員潮陸續來,香港股市要成交冇成交,要新股卻連番擱置,全球市場處於熊市狀態。據報,惠理早前已裁減約十二名中高層,高盛、瑞信亦全球裁員,股市走勢不明朗,行內裁員潮必然更多。

很多人會問,不論升市跌市,睇準後市就能贏錢,行業景氣與市場升跌扯不上絕對關係嘛。可是,不能否認的硬定律是牛市好,任何金融產品,以至基金、股票都熱賣,淡市呼籲客戶投資,事倍功半愈買愈輸的話,等到牛市真正重臨,客戶可能因已輸得太入肉而得失兼流失了。當然,股票不是金融行業的全部。香港識股票的人太多,人人專家上身,反而匯市、債市人才卻買少見少。全球最主要而又最具影響力的投資工具,其實是債券,而債券同時受匯率及利率影響,需要鑽研,絕非簡單對債息一知半解就以為通曉。

債券固然有其複雜性,與股票分析亦不盡相同。目前在香港買債券,即使是投資級別企業債,很多都要具備專業投資者資格,甚至要做KYC,反而八字頭創業板股票或四、五綫股票,卻可以自由進出,難道這些又屬低風險?

胡孟青

 

青談

編按原題為「金融豈止股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