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歐美制裁俄羅斯成效存疑

2022-09-19 00:08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制裁俄羅斯的成效備受質疑,就連美國高級官員都忍不住承認,制裁效果「不太理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多名美國高級官員,稱他們對制裁措施未能重創俄羅斯經濟而感到失望。雖然俄國經濟在4月至6月期間,較去年同期萎縮約4%,但數字仍遠低外界預測的15%。

報道提到,歐美原定通過制裁,迅速切斷俄羅斯的軍費來源,使到俄方難以繼續向烏克蘭投入軍事力量,同時提高俄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引發國內輿論抵制普京政權發動的俄烏戰爭。

然而,事實卻證明,俄羅斯經濟的彈性遠遠超過拜登政府預期,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給春夏兩季能源價格高漲,令俄方獲得創紀錄的收入。

CNN引用芬蘭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報告,指俄羅斯通過化石燃料出口,在俄烏衝突爆發的頭100天內,獲得了930億歐元的收入,其中61%是歐盟進口,這筆收入遠超俄烏戰爭的支出。

另一原因是,西方國家低估中印等國購買俄羅斯能源的意願。有美國政府官員向CNN證實,就連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的沙特阿拉伯都開始以「折扣價」購買俄羅斯石油,將俄油用於本國發電廠,自己生產的石油則賣給其他國家。

美國制裁專家傑森·布拉紮基斯表示,拜登政府的算盤是,制裁能迅速產生效果,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傷害,但他們顯然誤解和高估制裁的方式。「制裁確實讓俄羅斯經濟縮水了,但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程度。當然,也沒有達到讓俄羅斯人坐到談判桌前的程度」。

除此之外,歐洲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也削弱了制裁效果。儘管歐盟已於今年6月批準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決定逐步對俄油採取禁運措施,但美國官員正遊說歐洲採取別的方案,擔心禁運會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增加俄羅斯的收入。

美國財政部宣布,七國集團(G7)財長已就限制俄羅斯石油價格達成協議。美國財長耶倫表示,期待在未來數周內確定價格上限的具體實施方案。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德國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她「堅信」現在是時候對俄羅斯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了。

同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技術故障為由,宣布完全停止「北溪-1號」管道天然氣運輸。CNN指出,這將導致歐洲國家不得不面臨因能源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

CNN引述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說法稱,「美國多年來一直警告歐洲,遠離俄羅斯能源,但他們不願意這麽做,直到為時已晚。」亦有官員認同制裁不理想,但短期效果不佳早在歐美的意料之中。原因在於制裁本來是「一場長期遊戲」,以「長遠效果」為目標而規劃。

有美國官員認為,制裁措施能有效地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和工業能力,「基本上,到今年9月,我們將面對一個在經濟上比現在要衰弱得多的俄羅斯」,又批評普京政權正操縱統計數據,俄羅斯經濟的萎縮程度可能更大一些。有人甚至認為,俄羅斯政府或許能在未來兩年,維持目前的政府支出水平,但當政府出現赤字,將會對俄羅斯社會造成嚴重衝擊,因為公司倒閉,沒有太多積蓄的人,已經無法領到工資。

一名歐洲高級官員則稱,「我們一直認為俄羅斯經濟會受到衝擊,俄羅斯當然會努力減輕衝擊,但隨後經濟和工業生產就會受到持續的影響,這是我們現在非常清楚的事情」。

9月13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堅稱,歐盟對俄制裁就像「節食減肥」一樣,即使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也不能放棄。

只不過,有多國政要對此表示懷疑。匈牙利議會議長拉茲洛·凱弗指,由於制裁造成的經濟損失,歐盟是俄烏衝突中的「輸家」,塞爾維亞武契奇則警告,如果歐盟繼續採取針對俄能源的制裁措施,其結果可能是俄方完全停止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屆時歐洲都會沒氣可用。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編按原題為「美高級官員坦承對俄制裁收效甚微? CNN:就連沙特都買俄油」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