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中國不會是明日美國!

2021-09-24 21:12

喻中國為19世紀崛起的德國,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不過,美國學者近期用這個比擬作為新的妖魔化中國工具,事實上,德國有值得學習之處,說的是德國製造和德國的實體經濟精神,。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上周發表文章稱,中國與德國相似之處是在工業化改革過程中,出現遲來先上岸的成績,19世紀的工業強國是英國,德國看來是遙遙落後,不過,只花數十年時間,德國一躍而成一戰後的第二經濟體。

德國在19世紀短短幾十年內,一躍成為一戰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個奇跡再次出現在今天中國身上,而對手換了是2000年時還是科技領導的美國。今天在5G、6G、人工智能等重要領域上,美國分別被中國搶得佔先優勢。毫無疑問,無論是百年前的英國,抑或之後的美國,必然是在體制方面出現短板所致,不過,美國學者卻採取負面的方式,去描述德中的成就。

《美國之音》最新文章〈今日中國是昨日德國?〉引述歷史學家羅傑斯(Kirk Rogers)2010年文章稱,德國19世紀迅速工業化進程正是基於自上而下的經濟模式。「德意志帝國由軍隊主導大部分經濟領域,比如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德國利用煤和鐵資源,建造了位於遭掠奪的魯爾和萊茵河沿岸的軍火工廠;而中國發展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主導經濟,例如,迫使外國公司與一家國有企業合作,迅速竊取西方公司的智智財產權。」換言之,一個搶一個偷,德中於是超越了英美。羅傑斯表示︰「兩國政府有著令人不安的相似之處,德國還有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試圖鎮壓任何的群眾叛亂。中國也在做同樣的事。」

  國內對德國化的討論是另一番景象,論者認為國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反壟斷、抑資本、壓房企、規範教育、共同富裕等,中國現在在走德國化路線,未來是要重點打造高端製造業和高新科技業。」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9月20日發佈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排名第12位,較2020年上升2位。

《報告》是依據創新投入、科技產出、研發支出、智慧財產權申請和風險資本交易等指標對全球132個國家進行了評估。此外,據日本司Cyber Creative Institute近日發佈的分析,在6G專利申請數量方面,中國領先美國,佔比超過40%,美國只有35%左右。中國6G專利申請大多與通訊基礎設施技術有關,許多由華為申請,預期中國在未來的6G發展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美國的表現如何?正正是以民族主義取代科技創新。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昨日表示,拜登政府將對華為這採取進一步制裁行動,因為「有眾多理由認為華為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美國正積極遊說其他國家不要在5G網絡中使用華為設備。」理由是華為與中國政府和軍方的關。事實上,美國的主要科技企業,從亞馬遜、IBM、Google、Facebook、SpaceX、微軟等,都與美國軍方或情報機構有合作,那又如何呢?如果說到專制,有哪個國家可以好像美國那般,隨時隨地可以提出對他國的制裁,而不需列舉可信的證據呢?

我們沒有像美國學者能用他國負面形象來硬套別人身上的比擬,不過,說美國目前是美國化已經能傳情達意了,有什麼比美國更負面更難令人接受呢?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