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 | 讀李紳《憫農》 了解詩人眼中的農夫

2023-12-04 14:00

李紳《憫農》

俗語雲「民以食為天」,無論在甚麼年代甚麼地方,吃飯決定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一環。我們現在進食的米飯,都是由農場供應,然後運往超市發售。然而在工業科技未成熟的古代,每顆米的誕生都是由農夫辛勤耕種而來,皆因他們風雨不改的勞動,我們才得以豐衣足食。齊來看《憫農》,一起了解詩人眼中的農夫。

《憫農》 李紳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註釋

  1. 日當午:太陽曝曬在頭頂的正午,是很熱的時候。
  2. 餐:飯食、糧食。
  3. 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

詩詞賞析

烈日當空的中午,耕作了一上午的農民沒有休息,依然在田裏幹活。他們用沉重的鋤頭,除掉多餘的禾苗和雜草。一滴滴的汗珠從他們的臉上落在禾苗下面火熱的土地上,也濕透了衣衫。 民以食為天,無論是高官厚祿的官員、衣食無憂的知識階層,或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各種行業的勞動者,對每一個人來說,「盤中餐」難道不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嗎?可是,又有誰在食用美食或粗茶淡飯的時候,想到上面所描繪出的那樣一副畫圖呢?誰能把一口口吃下去的飯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繫在一起呢?

大米從播種到成為一粒粒白米:

米飯得來不易。
米飯得來不易。
5月份播種下種,圖為現代水稻直播機。(農機1688網圖片)
5月份播種下種,圖為現代水稻直播機。(農機1688網圖片)
6月移植拔秧苗插秧,
6月移植拔秧苗插秧,
7、8、9月份管理稻米,
7、8、9月份管理稻米,
10月份收割。
10月份收割。
然後脱粒、
然後脱粒、
晾晒,
晾晒,
最後去雜、加工。
最後去雜、加工。

廣袤的億萬畝土地上啊,有多少農民,他們無論嚴寒酷暑,風霜雨雪,終年辛勤勞動着耕耘着。那一粒一粒的糧食,都是這些生活最艱難、工作最艱辛的農民們用勞動換來的啊!
詩人將最平常、最熟悉,甚至大家最熟視無睹的事情,用「當午」、「汗滴」、「盤中餐」、「辛苦」這樣最平常的詞語,揭示出最深刻的道理,這是為甚麼呢?

大家用餐的時間記得想起「粒粒皆辛苦」,珍惜食物。
大家用餐的時間記得想起「粒粒皆辛苦」,珍惜食物。

詩詞小知識
古語有云,讀書人應當有「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志向,因此歷朝歷代的文人,即使不是做官,也有不少人抱有關注社會民生的情懷。詩人李紳以細微入手,從我們常吃的米飯聯繫到辛勤耕作的農夫,用詩作歌頌他們的付出。除了《憫農》外,李紳還寫了另一首《憫農二首》:

《憫農二首》李紳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意思是,農夫在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有豐富的收成。滿目所見,四周都是長滿農作物的田地,可惜還常聽到農夫慘被餓死。
這詩更是悲憫辛勞的農夫,為我們提供了長年飽肚的糧食,但他們只得到卑微的待遇,甚至養不活自己。我們怎能不感恩!不珍惜眼前的豐衣足食!

延伸閱讀:李夢 - 穿行古今 畫說唐詩|在島上讀書

本文改寫節錄自

  • 《詩詞之美帶你讀 第1冊》 
《詩詞之美帶你讀 第1冊》
《詩詞之美帶你讀 第1冊》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鴻文館文化工作室;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