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概覽出爐 12官津中學中一加班 校長:內地來港就學港籍生增加

2023-12-06 06:30

雖然今年共有12間中學的中一班數較上學年增加,但有議員認為現時只是「暴風雨前夕」,整體情況仍不樂觀。
雖然今年共有12間中學的中一班數較上學年增加,但有議員認為現時只是「暴風雨前夕」,整體情況仍不樂觀。

適齡學童人口下降一直困擾學界。不過本報統計昨公布的2023/24年度《中學概覽》,發現有12間官津中學在中一加班,更有學校獲准加開兩班中一,而全港只減11班中一。本報又發現有9間官津中學,連續兩個學年只開兩班中一,意味他們下學年或只能開最多兩班中一。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相信,社會復常後內地港籍學生來港就學,令本學年有較多學校需要加開中一班,但按照人口推算前景仍不樂觀。

記者 蔡健行

22/23及23/24連續兩年只開兩班中一的學校
22/23及23/24連續兩年只開兩班中一的學校
適齡學童人口下降一直困擾學界。
適齡學童人口下降一直困擾學界。
上學年全港多達42間官津中學在中一減班,共減44班,只有10間中學加班。
上學年全港多達42間官津中學在中一減班,共減44班,只有10間中學加班。
不過今年《中學概覽》披露,官津學校共增加13班中一。
不過今年《中學概覽》披露,官津學校共增加13班中一。
教育局開學前向全港官津中學發通告,交代中學班級結構安排。
教育局開學前向全港官津中學發通告,交代中學班級結構安排。
本學年出現中一開班「小陽春」,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表示,學界普遍認為與復常後內地港籍學生來港就學有關
本學年出現中一開班「小陽春」,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表示,學界普遍認為與復常後內地港籍學生來港就學有關
教育局表示,有不同因素影響中學的中一班數。
教育局表示,有不同因素影響中學的中一班數。


適齡學童人口下降,上學年全港多達42間官津中學在中一減班,共減44班,只有10間中學加班。不過今年《中學概覽》披露,相比上學年全港只減11班中一,其中包括本學年起停收中一的閩僑中學,屬官立的何東中學和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中一班數由3班減至兩班;官津學校共增加13班中一,其中離島區的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由上學年3班中一增至本學年5班;有10間中學的中一班數,由上學年兩班增至本學年3班,其中兩間來自收生不足重災區之一的南區。


本學年全港共減11班中一

分別有兩間和7間在上學年只開兩班中一的官立和津貼中學,班數在本學年未能回升,其中6間位於港島,包括下學年將遷校、與明愛華德中書院合併的明愛胡振中中學,以及下學年起停收中一、將重置的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等。其中一間學校的校長向本報表示,過往學校有取錄由內地來港定居的學生,但因疫情封關令學校失去部分生源,中一班數由3變2。他指雖然中港兩地年初恢復通關,但家長需時為子女規劃升學,中一班數無法重上3班。

教育局開學前向全港官津中學發通告,交代中學班級結構安排,若學校中一班級在上學年和本學年維持兩班,下學年只能最多開兩班中一。該校長坦言做法影響學校士氣,亦令教職員憂慮收生人數不足維持兩班,需要申請發展方案。他表示,目前會做好一貫的收生部署,「例如邀請小學參觀、到小學分享,亦會與內地的夥伴重新聯繫;最重要是努力做好目前的兩班中一。」

本學年出現中一開班「小陽春」,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表示,學界普遍認為與復常後內地港籍學生來港就學有關,「中學叩門位由每班兩個減至1個,減低音樂椅效應,亦有機會令今年有較多學校中一加班。」不過她表示根據政府推算,未來升中人口會下跌,形容前景仍不樂觀,期望當局能下調中學每班派位人數,「學界未來會繼續做好本分,令香港教育體制維持吸引力,吸引外地學生來港就學,為香港社會儲備人才。」

參考新聞:傳統官津名校 退學率回落


9校連續兩年只開兩班中一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形容現時學界處於「暴風雨前夕」,據教育局估算,2025年升中人口將大跌逾1成,情況仍不樂觀。他建議教育局牽頭在內地舉辦教育展,推廣本港學校優勢,鼓勵有子女的人才來港發展,並凍結全港中小學班數,確保有足夠學額供應。

教育局回覆查詢時表示,有不同因素影響中學的中一班數,例如有學校在9月「點人頭」後需要修訂班數、有學校的「擴班」數目需要調整等。對於本學年有4間官立中學只開辦兩班中一,教育局稱會一直檢視官校的持續發展,制訂個別官校的長遠發展方案。

至於有9間學校連續兩年只開兩班中一,教育局表示學校下學年的中一核准班級數目,仍要視乎明年9月點人頭時的實際收生人數而定。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