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當導賞大使 設計路線遊故宮

2023-11-10 11:34

學生當導賞大使,設計路線遊故宮。
學生當導賞大使,設計路線遊故宮。

香港真光中學中四生葉綽翹,為首屆「學生歷史文化導賞大使計劃」的學生導賞大使之一,於8月進行12小時培訓及排練後,為教師及學者於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30分鐘的導賞,過程中介紹3件展品,須運用圖卡配合主題,設計路線及道具。

葉綽翹的組別介紹乾隆年間的朝袍及文淵閣等文物與古蹟,並取組名為「力學弘志」,向勤政及努力學習達成志向的乾隆帝致意。她指圖卡里的共通知識有助她在導賞期間靈活變通。「例如導賞當天才發現要介紹的朝袍被更換了,幸好朝服的共通知識,例如如何從十二章及龍紋等分辨朝袍及龍袍等,同樣適用於介紹其他設計。」

葉綽翹於8月進行12小時培訓及排練後,為教師及學者於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30分鐘的導賞。 資料圖片
葉綽翹於8月進行12小時培訓及排練後,為教師及學者於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30分鐘的導賞。 資料圖片
葉綽翹的組別介紹乾隆年間的朝袍及文淵閣等文物與古蹟。 資料圖片
葉綽翹的組別介紹乾隆年間的朝袍及文淵閣等文物與古蹟。 資料圖片


「健身橡筋帶」體驗拉弓

葉綽翹亦參考「微距鏡頭」活動圖卡內容,請觀眾觀察各展品中的動物,例如象,「象在中國象徵『太平有象』。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某種元素,尋找展品之間的聯繫。」

同為導賞大使的英華書院中三生蕭浩然,與組員以「沙場秘寶」為題,介紹3件戰場寶物,包括康熙帝御用弓、火藥袋及扳指。他指於培訓中學到運用更靈活的材料帶領導賞,「例如介紹康熙帝的御用弓,讓公眾拉扯體育科用的健身橡筋帶,體會弓的張力。」各組同學亦參考活動圖卡「御印創作」,以中國古漢字設計專屬印章,同時亦是考驗學生對導賞主題的歸納能力。

記者:陳在心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