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茵茵 - 美|根本月報

2023-10-03 15:13

美學,這個詞是來自日本人對德語"Aesthetik"的翻譯,本意是感覺學或感性學。藝術是美學的重要一環,因藝術可助我們擴大感覺的領域。人除了擁有知識和財富外,也須擁有藝術和情感,因感覺是生命最基本的形式,無感覺的人,就如同植物人般。又如朱光潛所言:「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由此觀之,每個人都可以成就自己的生命史,用感官感受世界的美,深化生命的涵養,活出健康且豐盛的人生。


尊重生命 「用心」修身

歲月荏苒,第一次在《根本月報》談生命,已是2018年,至今恰好5年。5年,有足夠的時間讓一個人蛻變和成長。這5年當中,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2020年起的新冠肺炎和擁抱教育新常態(線上教學)等,給筆者帶來的覺悟也非同尋常,研習生命之道成為一件值得關注,以及終身學習的事。生命本身就是一本大書,無所謂雅俗之分。要成為你自己,首要重視「第一人稱」的學習,珍惜我是我的身體。

第一身經驗:體會全情投入的理解

第一身觀感:讓生命發聲

第一身思考:檢討成見,自我完善

筆者從2014年完成價值教育碩士課程起,開始深思從如何對生命的尊重,逐步展開優雅生活變為習慣的旅程,而非只是忙忙碌碌。比方說,靜觀呼吸、正念進食、慢步行禪、以瑜伽(下圖)去感受身體的變化和閱讀幾頁養生書籍等。獨處,讓人享受片刻的寧靜,領會悠然自得的心境。然而,如何達至人之自在,財富只是使生命具足的一個小小階梯,誠非目的。

真正支撐自己的肉身和心靈自由,只需要您持續的「用心」。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一切皆以修身為本,身體內在有着和諧機制,讓生命能活潑自然的存在。而中醫有句話,「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意指掌控好自身則有能力治理國家。都市人生活緊張,食無定時,易以暴飲暴食來紓緩壓力,除加重脾胃負擔外,更引致身體出現「生活習慣病」,如糖尿病、脂肪肝和高血壓等。


參透吃喝 參透人生

拜讀一些中國典籍和先賢智慧,或許能給予我們一些修身、養生的秘訣:

其一,《黃帝內經》為中國現存較早的醫學經典,大約成書於戰國至西漢時期,有着豐富的養生智慧,令人慢慢可從生活中悟出箇中道理。《黃帝內經》的飲食之道就在這幾句話,〈素問.藏氣法時論〉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其二,孔子的飲食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食不語。」(《論語.鄉黨》)

人如果能參透吃喝這點事,也能參透人生。順應自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不同氣節而進補。若想不得病,愛惜身心靈,同時把種種情緒執着,如風般通過呼氣排出體外,負能量就無法入侵內心,影響身心康泰。


活在當下 慈悲包容

好好呼吸調息,恢復平衡,獨對內在,觀察內在與周遭發生的事。首先是給自己時間,釋放身心的壓力;然後花時間深觀自己,觀察自身狀況。瑜伽修習,讓筆者學會內省觀照,區分哪些是我們可以改變,哪些是無法改變的事。珍惜每一秒鐘,深觀大自然界的所有物種,我們可以看到藍天、綠地和山丘等——真是太美了。我們從活着的那一刻之中深深受益,期望世界充滿慈悲和包容,互勉之。


文: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執委許茵茵

本欄為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與《星島日報》教育版聯合出版。對原文有興趣的讀者可到港大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網頁下載:http://machsaa.googlepages.com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11日教育版專欄「大學之道」


延伸閱讀:

何漢權 - 以司徒美堂為例 看華僑奮鬥與中國現代化關係|根本月報

周正偉 -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胡文虎與萬金油花園|根本月報

鄺明威 - 讀范仲淹的《道服贊》|根本月報

林皓賢 - 沙田車公傳說小考|根本月報

馬冠堯 - 1924年香港向世界展示的廣告|根本月報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