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Leung 疫境變陣 推全港學界測評

2021-11-12 10:45

前補習天后、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June Leung表示,疫情下的學習模式變得個人化,須透過測評了解學習成效。
前補習天后、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June Leung表示,疫情下的學習模式變得個人化,須透過測評了解學習成效。

疫情持續,改變了莘莘學子的學習模式,放學後湧去補習的情景已不復見,為了維持競爭力,補習社也要變陣。前英文補習天后梁賀琪(June Leung)坦言,近年補習學生人數持續下跌,遇上疫情,猶如雪上加霜,為了不被淘汰,其有份創辦的補習學校亦要增值,包括計畫舉辦全港學界測評、設試題和資料庫,及讓學生自習的Home learning系統。

記者:陳艷玲 攝影:黃頌偉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星島圖片庫

放學後去補習,可說是不少學生的集體回憶。由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多位補習名師,有學生為了在課室中坐得有利位置,不惜提早一、兩小時到補習社排隊「霸位」,情況猶如追星。June Leung是第一代英文科補習天后,她不僅有份創辦大型補習社遵理學校,三年前更為學校集資上市,期間開發不同類型的教育服務,又曾出版多本英文會考及高考教材,亦多次獲邀編寫模擬試題,現為精英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建立其補習王國。

疫情下,中、小學的學習生活大受影響。
疫情下,中、小學的學習生活大受影響。
遵理學校設日校,圖為該校過往的開學禮。
遵理學校設日校,圖為該校過往的開學禮。

習慣網課 減少進「補」

然而,近年中學生補習的氣氛已不及當年熾熱。June Leung坦言,以該校為例,單以現時跟二○一二至一五年,即中學文憑試開考初期比較,補習文憑試課程的學生人數,由六萬多降至三萬,跌幅超過五成。「當中學文憑試考了幾年後,Past Paper開始多、題目愈來愈淺、出生率逐年下跌、大學收生不再只看核心科目、副學位升讀大學的比例愈來愈高,年輕人發現『碌』入大學也不是很難之後,他們就會想,放學後為何不去打波?我又不是要見報做狀元。」

及後,香港的社會運動、新冠肺炎疫情,令補習社的情況雪上加霜。June Leung表示,過往有些學生視補習為Social Gathering(社交活動),有些則是「人補我又補」,補習只為尋求安全感。可是疫情後,Social Gathering變成Social Distance(社交距離),補習學校也要停課,把課堂改為網課,直至去年底才逐步回復實體課,但由於有家長已習慣讓子女上網課,想維持現狀,導致上實體課的學生減少,課堂的氣氛也不及以前。

近年網上學習愈趨普遍。
近年網上學習愈趨普遍。

成績報告 升中部署

事實上,疫情下,學習模式變得多元化,坊間更有不同學習資源,包括綫上學習、自學短片等,學生可按個人需要選擇。June Leung認為,當不同學習模式湧現,愈來愈多人質疑補習的效用,如果業界想生存,不想被淘汰,就需要增值,並確認補習的效用。

為了讓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模式是否有效,從而再作調整,June Leung及其團隊去年首次籌備及試辦全港學界測評,對象為初中生,為日後應付中學文憑試作準備。以中三和中四生為對象的「初中階段學生學習進展測評」,已於去年試辦,主考英文和數學,約有五至六所中學參與;至於以小學生為對象的「全港小五精英盃」,則定於下月舉行,內容包括中、英、數三科,參加者可獲詳盡成績報告,為升中作部署。

除了舉辦全港學界測評,June Leung亦計畫成立大規模的「試題和資料庫」,對象以老師為主,讓他們有更多教學資源教學生。她指雖然每間補習社都有自己的題庫,但她相信以該校的實力和過去多年儲存得來的數據,其「試題和資料庫」將很豐富。


開發Home learning 在家自習

為配合現時的學習趨勢,June Leung未來也希望編寫Home learning的系統,讓學生可以在家自習。「現時愈來愈多人在家自習,尤其是學英文。」她指這套系統的對象,不只是中學生,由零歲至成人皆適合,方便不同年齡層的人,可以在家學習。

對於大型補習社的前景,June Leung仍抱有信心,因堅信「疫境始終會過!」此外,未來數年香港仍有「雙非」中學生,如果他們有意在香港考中學文憑試,相信都需要補習英文,「學習英文的氛圍,香港始終較內地強。」另外,她相信內地生也喜歡來港做測評,「內地競爭激烈,學生都想知自己屬哪個位置,但內地不鼓勵做測評,所以他們會來港參加,就如內地生來港考SAT(美國大學理事會提供的考試)已是常態,故此如能做到本地化的測評,相信是很受歡迎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