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室|父母的三個角色
2021-10-26 11:33
培育子女總不能假手於人。筆者有一位五歲小女兒,每日面對孩子種種問題,特別是最近升小一安排,有時候都會有點迷失。
事實上,每一個小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能只按專家或書本單一方法處理問題,實情是見招拆招。雖然如此,但我相信為人父母有以下三個角色,包括:子女模仿者、子女管教者及子女陪伴者,這都是每一位父母共同需要做好的角色。
子女模仿者:人的學習是通過觀察而來,而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大的學習來源。但我們有時的言語與身教有很大的落差,例如:當有親子衝突時,我們會用激動而好大的聲音說:「阿女,可否好好控制一下自己情緒?」女兒只會感到父母口不對心,學會原來可以表裏不一表達自己。故我們日常要多留意自己的言行,做好真實而正面的自己。
子女管教者:管教包含管束子女的行為。筆者曾在街上見到父母滿有情緒大罵子女不良的行為,目的只為子女跟從自己的想法而行,這樣的管教真的有用?管教的基礎是來自「親子關係」,當子女真正感到父母的愛,彼此有着親密關係,子女才會感到父母的管教源自對自己的愛,才會願意跟從。故筆者在女兒年幼時會多擁抱她,讓她多感到父母的愛,為日後管教奠下良好的基礎。
子女陪伴者:香港人生活繁忙,父母工作後回家當然想休息。最佳的休息方法必然是在家使用「智能電話」,但此時子女在家嚷着想要你陪他玩,你又會如何選擇?每次子女的大日子,如派成績表、比賽或畢業,大家有否決心要在子女的身邊陪伴他們?其實陪伴就是父母給予子女掌聲的最佳見證。
為人父母總會有點迷失。盼望我們在迷失時仍堅持做好這三個角色,與子女一同學習與成長。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凌婉君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凌婉君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0月26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