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全港首個親子互動管教app 兩歲至初小家長適用
2020-11-13 12:00
常有人說,為人父母者應要「考牌」,因為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每日都要面對不同挑戰,一旦處理不好,不但未能解決問題,還會影響親子關係。Elsie知道,五邑工商總會在二○一八年,成功向社會福利署發展基金申請撥款四十萬元,研發全港首創的免費親子管教互動App「i世代親子實驗劇」,終在上周六正式面世,以十五個常見的生活情境,讓家長了解自己的管教模式和影響,適合二至六歲幼兒,甚至初小的家長,可隨時隨地在智能電話或電腦上使用。
四型家長分類建議
Elsie日前跟「i世代親子實驗劇」的創作總監、剛退休的前五邑工商總會張祝珊幼兒園幼稚園校長周慧珍,以及有份研發App內容的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傾過,知道該App備有「家長版」和「親子版」,「家長版」是通過一系列測試,讓家長得知自己屬於「遷就型」、「恩威型」、「權威型」還是「忽視型」家長,並有教養模式說明,然後就可通過十五個生活情境小故事,如「不願上學」、「不打招呼」和「拒上廁所」等,讓家長根據自己的管教模式去答問題,例如子女不願上學,家長會堅持要子女入校門?還是先讓孩子放鬆?
從不同的情境,家長可更了解自己的管教模式,然後再看彭Sir提供的分析和建議。「『家長版』有十五個情境,每個情境可有十六個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讓家長反思為主。」他續說,每個家長各有不同成長背景,形成自己有一套管教模式,但這種模式又不一定適合用於子女身上,如果用錯教養方法,日後隨時後悔。
彭Sir憶述,曾見過一些個案,孩子很乖,但原來只是被父母「嚇乖」,形成對自己無自信;也有「遷就型」的家長,因太遷就孩子,導致他四歲仍要「包尿片」,這些情況都不妥當,所以家長應多反思之餘,又可通過App了解伴侶的教養模式,避免出現管教上的分歧,影響子女的情緒。
貼上頭像自製繪本
至於「親子版」,則以玩為主,讓家長和子女投入親子劇場,而故事場景和「家長版」相同,但這個版本,家長可和子女拍攝頭像、填寫名稱和錄音,加上有繪畫功能,讓小朋友可更投入故事,較容易接受故事所帶出的正面訊息,避免說教式的教導。最後,家長更可把與孩子共同繪畫的圖書列印出來,方便日後重溫。
這個把家長和子女的頭像,融入故事場景的構思,其實是周校長在三年前,被一位兒子讀幼稚園高班的家長經歷所啟發。「當時有位爸爸跟我說,他每日都帶兒子坐港鐵上學,每次無位坐時,兒子都會跟人說:『我好攰,快起身給我坐啦!』讓他非常尷尬。」周校長說這位男孩是屬於有固執行為的小朋友,當其父向她求助時,周校長就建議他乘港鐵時,就讓兒子畫畫,以分散注意力。
結果該父親參考周校長的建議,並加以改良,他先把車廂內的情況畫成圖畫,並貼了兒子的頭像上去,教兒子無位坐時,就要學習忍耐。
周校長說當該位爸爸帶住這些畫作跟她分享時,她認為這做法有趣,故萌生研發管教互動App的念頭,並邀請了讓她產生研發互動App想法的家長高文灝參與,負責做動畫設計。
認證APP免費使用
聽周校長說,「i世代親子實驗劇」其實早於今年一月已順利研發,但她由於擔心該免費App會被商人用作牟利,於是堅持待七月獲香港工業總會頒發知識產權認證後,在十一月才正式發布,讓全港家長免費使用,當中尤其適合二至六歲,甚至子女讀初小的家長。
好像森森媽媽跟Elsie講,她和丈夫的性格不同,「自己是遷就型,丈夫是權威型」,當面對就讀幼稚園高班的兒子森森不願起牀時,兩夫婦的應付方法皆不同。後來森森媽媽通過「不願起牀」的故事,當叫兒子起牀時,可以多鼓勵,有時抱抱他,結果兒子「賴牀」的情況也有改善。此外,兒子也特別喜歡某些故事,如「親子版」內「我不要上廁所」的故事,他會用App內電子筆的功能,為圖畫填色或加上「尿尿」,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周校長說,互動App面世後,不少家長也建議她可以再增加多些故事,而她期望再找到其他資金時,可再深化該App的功能,家長如想看看「i世代親子實驗劇」「家長版」的玩法,可留意星島教育facebook。
文:Elsie陳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13日教育版專欄「家長八達通」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