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小而珍貴的「種籽實小」
2020-11-13 10:27
台灣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有民間興辦另類學校的社會行動了,我們在辦學前後,都探訪過幾所主要的另類學校。
其中一所學校,叫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種籽),和自然學校的辦學理念相近,我們幾個創辦人在未有校地之前,都視種籽為辦學的前輩,是學習的對象,常常研習種籽的書。
種籽是民間辦學的典範,三十年前的台灣教育,是以公立學校為主的教育體系,要在民間辦學非常困難,一方面教育政策對民辦學校不那麼友善,要興辦私立學校也需要龐大的資金,對一般平民老百姓來說,辦學真不容易。然而,種籽創辦人以無比的決心和意志辦學,終於得到政府的支持,在烏來的信賢找到理想校舍,為自主學習打開一條可行的道路。
得到種籽教師的允許,我們前往探訪,可以在校園裏自由觀課,目睹師生之間的教學情況,親身和學生對話,見證學生的自主能力。家長對學校的支持,成為日後自然學校堅持辦學的動力來源。
我最後一次拜訪種籽,已是二○一五年了,那年我一個人在台灣,走訪各地不同實踐實驗教育的學校,也有幸參與一次實驗教育的研討會,台灣政府也敢於創新,訂立了「實驗教育三法」。然而,全面實踐自主學習的學校不多,種籽是其中一所,教育品質亦曾獲得政府認可。得悉種籽需要和政府再次簽訂合約,卻存在校地不確定的問題;心想:那質樸自然的校舍,簡單而豐富的學習環境,實在是開辦自主學習的理想土壤。
二○○五年,我們曾邀請種籽創辦人李雅卿來到香港,為家長及教師分享自主學習的經驗。她曾勉勵自然學校的辦學團隊:「在這條路上,要常常保持真實的反省,和不可退轉的心。」這句話一直成為我們辦學的座右銘。
祝福「種籽實小」,能早日和政府或地區人士取得共識,能持續辦學,實踐自主學習的實驗教育環境。
海星
作者為鄉師自然學校校長及創辦人,愛自然,愛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13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