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表面強大 內憂外患深重

2024-07-14 00:00

北約上周在美國舉行峰會並慶祝成立75周年,外界認為這是北約最好時刻,亦是最壞時刻。此因北約從未如此強大,但內憂外患正在惡化。北約內憂外患加重,削弱其爭鬥本錢,卻對國際和平帶來幫助。
普京已成功突圍西方政治封鎖

北約被指處於最好時刻,因北約陣容從未如此龐大。北約因美蘇冷戰而生,1991年冷戰結束時有成員16國,然而抗衡蘇聯任務完成,北約不但沒收縮反而向東擴張,吸納前蘇聯加盟國,2022年俄烏戰事爆發前北約成員已擴至30國,過去兩年再吸納芬蘭、瑞典,令成員增至32國,北約峰會且連續3年邀請日韓澳紐4個亞太國家參與,令影響力走出大西洋,進入太平洋。

北約是全球最強大軍事同盟,成員國軍費佔全球軍費55%,且近年還在急漲。在北約催逼下,2014年只有3個成員國符合北約要求,軍費開支達GDP的2%,去年已增至11個,今年預期升至23個。

北約的峰會聯合公報亦展現強勢,向中俄左右開弓,宣布大幅增加供應烏克蘭防空系統,並明言未來一年至少400億歐羅軍援烏克蘭,烏克蘭加入北約將不可逆轉,力撐烏克蘭繼續與俄羅斯作戰;北約對華更作出歷來最嚴厲指控,指責中國支持俄國國防工業,是俄烏戰事「決定性推手」,暗示中國要為此付出代價,並批評中國網絡間諜、虛假訊息行動和外太空能力,對歐洲大西洋安全構成系統性挑戰。

然而,西方輿論亦質疑,北約處於最壞時刻,內憂外患正加劇,《華盛頓郵報》更「贈慶」說,未知北約能否活到76歲。

北約最大外患是俄羅斯,要在俄烏戰場上打垮俄國,然而烏克蘭大反攻失利,俄國在戰場上優勢漸趨明顯,且俄國經濟、外交亦突破西方封殺。俄國去年經濟已反彈3.6%,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更預計超過5%,能源收入較去年同期大漲68.5%,對歐洲輸出液化天然氣亦增長6.3%,其中法國採購量增加超過8成。西方政治打擊俄國行動亦見失利,俄羅斯總統普京年初在總統選舉,不但以高票連任,他5月訪華、6月訪問朝鮮和越南,上星期印度總理莫迪更訪俄會見普京,顯示普京東進亞洲戰略,成功突圍西方封鎖。

相對外患,內憂才是北約最大威脅。今次峰會東道主的美國總統拜登,由於與特朗普對決的選舉辯論,表現呆滯、老態畢呈,正身陷「換登」風暴,民主黨內逼他退選的呼聲高漲,拜登企圖利用北約峰會重振聲威,卻在記者會上接連口誤,更添老人癡呆質疑,助長前總統特朗普重奪總統大位機會。
特朗普當選勢廢北約大半武功

特朗普無論在之前總統任期還是近期選舉言論,都衊視北約,批評軍援烏克蘭,並要求成員國大增軍費,購買美國武器,否則不會給予保護,更拿美國退出北約作威脅。美國是北約最重要支柱,軍費佔北約68%,若特朗普當選而退出北約,甚或只是減少支持,都將廢去北約大半武功。

另一內憂是歐洲極右派。歐洲極右派領導人、剛出任歐盟輪任主席國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月初旋風式訪問烏克蘭、俄羅斯和中國,推動俄烏和談,然而,歐爾班訪俄,嚴重衝擊歐盟大力制裁俄國立場,反映極右派與歐盟主流派的分歧。歐爾班在美出席北約峰會時,與特朗普會面,更添美歐右翼聯手可能,加上極右派上月初在歐洲議會選舉贏得更多議席,勢將擾亂阻撓歐盟、北約援烏遏俄行動。

北約75年前成立,目的是防禦蘇聯攻擊,美蘇冷戰結束,北約不但沒收縮,反而以遏制俄羅斯、恐怖活動等理由,向東擴張,成員國由16個擴大一倍至今的32個,且在美國鼓動下,北約擴大打擊對象,要越洋插足亞太、軍事遏制中國。

北約由被動防禦變成主動擴張,催化俄國攻擊烏克蘭,令歐洲陷入戰亂,助美遏華亦加劇亞洲地緣局勢緊張,因此北約內憂外患加劇,打擊內部團結、削弱對外鬥爭本錢,從而降低北約攻擊性,此對歐亞和平安全,卻是好事而非壞消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