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難建氫氣基地 謝展寰:做好窗口推廣內地技術

2024-06-25 00:00

謝展寰重申,當局從不忽略研發方面的工作,當中設綠色低碳科研基金,資助大專院校等進行研發。
謝展寰重申,當局從不忽略研發方面的工作,當中設綠色低碳科研基金,資助大專院校等進行研發。

政府上周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提出四大策略,包括「完善法規」、「制訂標準」等,並於2025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出修改安全指引。有議員昨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建議當局研發光伏製氫、焚化製氫技術等,認為有利本港氫能發展。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香港限制於土地不足的原因,設立大規模的生產氫氣基地可能性不大,反指本港可在研發、技術推廣方面發揮獨特優勢,期望能把內地的技術以示範窗口的模式在香港向外推廣。
議員倡研光伏製氫等技術

行會成員、民建聯主席陳克勤支持當局有關策略,能抓住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又指氫能擁有巨大的經濟及環保效益,讚賞當局策略上較以往有所不同,過去從環保方面着手,今次較着重經濟效益,「捉到鹿亦都脫到角」,他建議當局考慮研發光伏製氫、焚化製氫技術,從而形成產業鏈,有利本港氫能發展。

實政圓桌的田北辰亦支持有關建議,形容氫能是本港環境發展的未來,他指今年5月政府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已審視、並原則上同意14個試驗項目申請,當中包括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又指首架加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試驗項目已在去年11月啟動,並於今年2月開始載客。
綠氫價格競爭力存不確定性

田稱,他了解,當局已多次就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進行測試,認為現時柴油巴士更換至電巴和氫巴可做到「一兌一」,氫巴成本現時較貴,但相信售價會隨着時間下跌,問及當局未來會否大力鼓勵使用氫能巴士。他又關注本港未來會否有研發藍氫、綠氫的工作。

謝展寰重申,當局從不忽略研發方面的工作,當中設綠色低碳科研基金,資助大專院校或者研究機構在香港進行研發。他說,未來綠氫在價格上的競爭力,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故制訂策略上需要為氫能未來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保留彈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