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造假敲警号 大学收生必须严把关

2024-05-23 00:00

港府正积极将香港打造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之际,作为龙头学府的香港大学却爆出有学生以虚假学历文件,成功获录取入读硕士课程。事件曝露港大在收生程序出现纰漏,除了严肃处理这些涉嫌诈骗的学生外,更须对今后收生程序严格把关,才能保住校誉和港大品牌不受损。
严惩涉事者免碍国际教育枢纽

网上一直盛传有中介机构能提供「保录取」服务,为没有学士学位的学生提供海外大学毕业证书,并安排教授推荐信,助其获得英国、美国、澳洲和香港的名牌大学录取,索价10万美元。大家对这些传言姑妄听之,直至近日有内地社媒报道,一名在港大经管学院就读的内地硕士生涉嫌抄袭他人功课,引起校方怀疑,被要求提交本科学位成绩单及证书核查而迟迟未能交出,校方决定展开调查,并将调查范围扩大至整个学院,据说200名学生受影响。

港大经管学院证实有极少数入学申请个案涉及提交虚假文件,若发现证据确凿,将会剥夺涉事学生的录取资格、取消学籍注册,若发现中介机构涉及其中,将会与执法机构合作,追究责任。

港大对以不诚实行为获得入学资格采取零容忍态度是可以理解,因这涉及诈骗罪,若不严肃处理,只会让涉嫌造假的中介机构和使用相关服务的学生更加肆无忌惮,使人质疑港大经管学院所颁发硕士证书的质量,不但影响港大的声誉,还令到一直备受追捧、含金量高的品牌学科的价值一落千丈,不再获企业重视。

事件并非只涉及单一大学的问题,而是对8大资助大学和其他自资院校敲响警号,若假学历问题没处理好,可能影响政府的国际教育枢纽发展大计。港大和另外4间资助大学跻身全球百强大学之列,研究成果又获国际同侪认可,港府明白到这是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致力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并致力将北部都会区发展成大学教育城,吸引更多海外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形成一条产业链,与英美澳名牌大学比肩。吸引更多非本地生,可为香港经济创收,因非本地生每年学费介乎14万至18.2万元,是本地生学费的3至4倍,另外还会带动租务收入和零售消费,而且还可汇聚世界人才,通过在港学习而早日融入香港生活,有助他们学成后留港发展。
院校宜吸教训认证程序须做足

假如8大和其他自资院校只顾扩容,吸纳更多非本地生,固然可增加收入,但若没做好把关工作,将一些滥竽充数或不具备资格的学生录取,便会有损香港的学术水平,令人担心香港的大学质素下滑,影响海外家长让孩子来港升学的意欲。

因此,各大院校更应增加人手做好收生程序。在招收本科生方面,造假学历较难,因有高考及其他国际公开试成绩可作参考,但硕士课程只要求申请人提交本科学历文件,较易发生造假情况。港大宜改变现行做法,应加插面试环节,最好是用英语提问,从言谈间判断申请人对自己之前就读的大学校园生活是否熟悉,从而筛走一些疑似持假学历人士。同时,各大院校应要求海外或内地大学直接将申请者的学历递交,待核实资料后才会为申请者办理入学手续,从而减低造假风险。至于已录取的硕士生,若各院校发现学生的行为有可疑,可要求对方在期限内提交补充资料,若逾时不交,便取消其学籍,令造假人士不会存侥幸之心。

港大硕士生学历造假事件,对各大院校其实起了当头棒喝作用,提醒院校收生须做足认证程序,绝不能马虎了事,否则不但赔上校誉,还会影响「留学香港」品牌建设。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