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招撐港股 港須提升金融競爭力

2024-04-23 00:00

港股近年表現遜色,新股(IPO)全球排名每況愈下,中央終出招,包括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等。儘管這些措施落實需時,但已釋出強烈撐港股訊號,通過優化滬深港通機制,為海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項,有助增加香港市場流動性,提升港股的競爭力,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增市場流動性吸資金入市

恒指昨天高開,一度升逾400點,升幅其後收窄,收市升287點,升幅約1.8%。港股回升,除了中東局勢轉趨緩和,更與中證監上周五晚宣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關。新措施包括: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產品範圍、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以及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中證監5招顯然是針對香港股市近年所出現的新形勢,尤其是市場流動性不足、融資吸引力下降,以及內地投資者可投資範圍有限等問題,並試圖對症下藥,扭轉港股的弱勢。

香港市場資金自由流通,面向國際投資者,企業在港上市較易取得高估值,讓香港曾贏得IPO之都稱號,屢次在全球新股排行榜位列榜首,也是內企境外上市的首選之地。可是,近年內地經濟放緩,疊加中美博弈持續升級,美國不斷出招打壓港股和A股,美資和歐資基金經理為規避風險,不斷減持港股,導致港股不但成交持續萎縮,更連跌4年和跑輸環球大市,IPO排名更由第1位跌至去年第6位,今年首季集資額降至全球第10位。由於IPO生意大減,投資銀行裁員的負面消息不絕於耳,一些西方媒體更肆意唱衰香港,指香港正走向「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云云。

儘管香港仍是眾多內企上市的首選,但對於科網企和生物醫藥企卻傾向以紐約為上市首選地點,退而求其次選擇倫敦,因美股能給予更高的企業估值和IPO集資額,而且當地對股東減持股票的禁售期限更短,有利股東盡早獲利。然而,在當前西方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的大環境下,內企到美英上市並非易事,在審批上會諸多留難。

中證監明白到香港IPO市場褪色,是遭到西方人為打壓所致,為了扭轉港股流動性不足問題,故在多方面出招來提升港股的深度和廣度。首先,內地有340間具潛力而仍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佔全球獨角獸企業24%,當中以字節跳動估值最高,達1.56萬億元人民幣,螞蟻集團和網上快時尚品牌Shein估值分別為5700億元和4600億元,一旦上市,肯定會有很大號召力。由於科網企要到境外上市,須先獲得中證監許可,與其讓它們捨近圖遠,中證監倒不如在其監管範圍內運用影響力,鼓勵和以政策導向方式推動它們到香港上市,吸引海內外新資金來港認購新股,活躍市場氣氛,從而刺激港股交投量大升。

同時,中證監擴大ETF通合資格產品範圍,又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目的是增加深滬港通交易的產品種類,讓內地投資者在配置更多海外資產時有更多選項,既可增加港股的吸引力,更有助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業務。
完善離岸人幣產品生態圈

至於人民幣櫃台原先是為了給海外存留的人民幣提供直接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標的,現在擴大適用範圍,讓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直接買人民幣櫃台計價的港股,有望迎來新一輪北水,刺激港股交投量之餘,更可增加離岸人民幣使用率,增強人民幣計價的定價能力,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地位。

中央出招撐港股,香港須發揮其既有金融優勢,更要主動研究進一步降低印花稅,進一步完善離岸人民幣產品生態圈,並透過金融科技來重塑金融服務新生態,提升港股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才能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金漆招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