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李慧詩作詞反思人生苦樂

2023-06-23 00:00

李慧詩(右3)與同學參與周耀輝(左3)的「歌詞創作班」,以《無常家+》為題,參考真人真事作詞。 
李慧詩(右3)與同學參與周耀輝(左3)的「歌詞創作班」,以《無常家+》為題,參考真人真事作詞。 

(星島日報報道)「塵世間所有人,純粹各有各福份」,曾兩奪奧運獎牌的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在浸會大學修讀著名作詞人周耀輝開辦的「歌詞創作班」,創作歌詞表達同學喪父後,歷盡不幸、萬幸和僥倖的心路歷程,她坦言創作時亦反思多年的運動員生涯,漂泊流離的生活,令她對家的概念模糊。周耀輝稱,學生在課堂上以真誠打破隔閡,樂見他們的畢業作品充滿人情味,「做人和創作也應如此。」
早前宣布退役的李慧詩,在浸大修讀人文及創作系教授周耀輝的「歌詞創作班」,今屆以《無常家+》為主題,學生分別以「無常」和「無家」為題材作詞。李慧詩以筆名「莎拉」創作的《倖》,講述大學樂隊成員「表哥」(化名)的故事,自小父母離異,相依為命的父親卻在他就讀高中時,因肺癌離世,「獨處於空房間,想起爸爸的遺話;長大了,你需一人面對,會孤單。」歌詞中經歷成長,「表哥」驀然回首,悟到活着便是最簡單的幸福,「今日我還慶幸,可心跳死不去。」
受訪者經歷掀共鳴

李慧詩憶述,初聞「表哥」經歷時已被深受打動,「他以平淡的語氣訴說自己的故事,但所經歷的傷痛卻超乎想像。」她坦言自己的家庭環境亦複雜,兩次訪談掀起不少共鳴,「常問為何自己不及身邊的人幸福;即使很努力地生活,仍然會經歷不幸。」

在創作過程中,李慧詩回首全職運動員長期漂泊的辛酸,不禁反思「家」的定義,在訪問期間更一度哽咽,「宿舍出入要拍卡,好像一直被人監視,無法給予真正『家』的感覺。」她指長年專注比賽和訓練,與家人聚少離多,直至退役後搬離宿舍,始能享受舒適生活與「回家」的喜悅。為抒發退役後的感受,她為新歌《落腳沙洲》譜詞,希望有機會與樂隊「Jam歌」。

「歌詞創作班」向來深受學生歡迎,李慧詩笑言慶幸入讀「神科」,更希望挑戰以「情慾」為主題作詞,「平日多以正面積極的形象示人,作詞時會想以女性向的情慾為題材,練習寫一首『非一般』的情歌。」李慧詩從不缺席課堂,甚至為此婉拒擔任「傑出運動員選舉」的頒獎嘉賓,「未來還有機會出席選舉,但要所有歌詞班同學畢業後再聚首,卻很困難。」

歌詞班明起將舉行兩場演唱暨分享會。周耀輝指,學生愈發懂得通過創作表達個人感受,難忘全班同學首份歌詞功課,均以「追夢」為題,「當代年輕人被教育寫出『啱聽』、『穩陣』的答案,但創作並非如此」,喜見畢業作品充滿人情味,「感情必須要真實,做人和創作也應如此。」
辦兩場演唱分享會

周耀輝續稱,課堂上與學生打成一片,傾訴心底話,更戲稱他為「父親」,「在班上建立信任和尊重的氛圍,彼此坦誠相見,是我教學的初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