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運用北斗衞星研流動空氣測量系統

2023-06-23 00:00

黃靖童(左)與彭寶萱設計的系統,運用北斗衞星及5G技術測量空氣質素及氣象資訊獲獎。 
黃靖童(左)與彭寶萱設計的系統,運用北斗衞星及5G技術測量空氣質素及氣象資訊獲獎。 

(星島日報報道)空氣污染問題愈趨嚴重,部分人出現過敏,身體飽受煎熬。嘉諾撒聖瑪利書院4名中四學生,利用北斗衞星及5G技術,開發流動空氣質素及氣象測量系統,用戶只需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便可查閱即時的空氣污染數據及天氣資訊。團隊憑藉系統在「北斗杯」中,勇奪實物類創新產品研發製作類別少年個人愛好者組的全國一等獎。

「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衞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聯合發起舉辦,以普及北斗衞星系統科技知識,帶動系統創新應用。本港傳統名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4名中四女生利用北斗衞星及5G技術開發的流動空氣質素及氣象測量系統,通過傳感器測量空氣污染物、溫度、濕度及其他氣象數據,再根據用戶手機的位置選取最近的監測器,用戶只需開啟手機應用程式,便能顯示所在地的空氣污染數據及天氣資訊。
全國科創賽奪一等獎

本港現有的空氣監測站只設於固定位置,無法覆蓋個別街道或地方,系統以較低廉的價格以傳感器測量空氣污染物及氣象數據,傳感器亦可設於移動的巴士上,精準定位。無論用家身在何處,也能獲得距離最近的氣象及空氣質量指數(AQI)。

系統在實物類創新產品研發製作類別少年個人愛好者組,勇奪全國一等獎,參與研發的彭寶萱和黃靖童,更獲邀到北京於第13屆中國衞星導航年會分享。她們留意到不少人深受空氣污染影響,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甚至致命,期望設計系統造福大眾。兩人又期望系統普及後,可於不同公共交通工具上放置傳感器,擴大使用範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