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公屋不「簡約」 運用公帑須講成本效益

2022-12-06 00:00

《施政報告》提出在五年內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以緩解輪候公屋三年以上基層人士的居住條件,這項建議提出一個多月便取得進展,行動迅速,但社會人士卻紛紛質疑簡約公屋絕不「簡約」,而是貴得離譜。當局銳意幫助劏房戶盡快擺脫惡劣居住環境,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但不能一味只講求提速、提量,而不顧成本效益,尤其在官地建臨時性房屋,之後又要拆卸重建,畢竟這涉及運用公帑,須用得物有所值,否則便有浪費資源之嫌。

房屋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估計簡約公屋的設計和建築工程費約二百六十八億元,初步已確定四幅用地選址,均在新界區,並正物色市區用地。簡約公屋設有獨立洗手間、淋浴間、開放式廚房,並配備冷氣機、熱水爐和抽氣扇等基本設備,租金相當於同區新落成的傳統公屋九成,讓苦候公屋入士可提早告別劏房和「上樓」,住得寬敞些,租得便宜些。
地基打樁僅用五年浪費資源

不過,社會有聲音質疑簡約公屋造價太貴,單是設計和建築工程費,平均每個單位成本逾八十九萬元,比傳統公屋建築成本六十五萬元貴逾三成七,亦比居屋的七十六萬元貴近一成八。若將基建工程、營運開支和聘用額外人手開支五十億元一併計算在內,每個簡約公屋成本要一百零七萬元,再加上簡約公屋年期僅五年,便貴得不合理。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解畫時,強調造價不是簡單除數,須考慮到建造方法的複雜性,尤其屯門兩幅用地的面積較小,故興建的樓層會較高,約十六至十八層,比元朗和上水用地所興建的三層高簡約公屋複雜得多,不但需要興建地基和打樁,更要加固建築結構以抵禦強風,並且要建造升降機方便住戶出入,令建造時間較長,需時兩年,且造價也較高。她估計每單位實際造價約六十八萬元。

問題是屯門兩幅用地是官地,又是現成熟地,為何不索性改劃用來興建傳統公屋,更具成本效益。不管是傳統公屋抑或簡約公屋,均涉及打地基和打樁,只是四十層高的傳統公屋建造時間較長,需時四年,但一俟建成後卻起碼可至少使用四十年,而住戶上樓後,除非資產和收入超出上限,否則不用再搬走。反觀簡約公屋只能使用五年,之後便要拆卸,改作其他用途,而住戶需要遷走,屆時可能已獲編配傳統公屋,最不濟是搬回劏房等編配。投入大量金錢打地基和打樁只能用五年,絕不划算,因組裝屋還有機會重用,但地基卻不能搬走循環再用,是非常浪費資源。

至於元朗和上水兩幅用地的選址相當偏遠,即使毗鄰是私人屋苑,但住客都有私家車或邨巴出入,區內公共交通工具不多,社區配套設施不足,是否有足夠誘因吸引住慣市區的劏房戶搬到山旮旯的簡約公屋,卻值得商榷,尤其有子女的家庭,會考慮子女要轉校,是否適應新環境新生活問題,若不轉校,便要子女每天都要熬長途車往返市區返學,再加上自己也要到市區返工,每月家庭車費總開支大增,相信會令不少劏房戶打退堂鼓,可能寧願繼續捱貴租住劏房,屆時便可能出現簡約公屋建成卻少人入住的問題。
宜集中資源加快建傳統公屋

此外,簡約公屋是權宜之計,但當局卻為此增聘人手,包括開設一個首長級丙級政務官編外職位、一個主管級職系人員編外職位,建築署也增聘三十六名合約專業職系人手,涉及三億元開支,而營運開支更高達四十四億元,不禁令人質疑為何當局不能從政府內部調配人手,若每次搞新項目便可巧立名目增加人手,政府架構只會不斷膨脹,只會增加財政負擔。

畢竟簡約公屋原意是幫仍未上樓的劏房戶改善居住環境,但當局只從執行角度上着眼速度和增量,卻未必考慮到基層實際需要,也不顧及成本效益。與其亂花錢,倒不如集中資源加快興建相對「平靚正」的傳統公屋,讓基層可直接上樓,毋須搬來搬去,備受折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