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英皇小學善用彈性課時 推自主學習家校合作

2022-09-22 00:00

屈嘉曼期望,善用彈性課時推動家校合作,並運用圖書館資源和電子書平台,鼓勵學生培養閱讀習慣。 
屈嘉曼期望,善用彈性課時推動家校合作,並運用圖書館資源和電子書平台,鼓勵學生培養閱讀習慣。 

(星島日報報道)為增加小學課程規劃與跨課程學習的空間,最新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把彈性課時上調至兩成半。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藉彈性課時,安排學生學習自理和自主學習能力等,甚至進行親子活動。身兼《指引》專責委員會成員的新任校長屈嘉曼接受本報專訪,期望學生通過多元及生活化的學習,獲得滿足感。她亦擬以大數據形式收集學生表現,改進教學效能。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現時利用約佔兩成半的課時,作為「可供彈性處理課時」,正是《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建議增加的水平,較其他學校以往不足兩成為多。新學年接任校長的屈嘉曼接受本報專訪指,學校一直善用彈性課時,除了分配至早會、班主任課等時間,亦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包括為低年級學生安排「自理課」,教授他們執拾上學用品、更換衣服等,每周三節「導修」課堂,則是功課輔導為主。
走出校園 融入生活

她指疫情前學校全日面授課堂,每逢周五提早放學,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活動,其中名為「自學一小時」的自學活動,內容包括日文、運動、繪畫等,學生更參與拍攝部分教學影片,「拍片的同學會覺得自己『好威』,收看的同學也會得到新知識。」

本身是《指引》專責委員會成員的屈嘉曼指,彈性課時不僅用於自主學習,亦適用於其他範疇,校方有意在早上安排家長與學生做運動、讀圖書等,推動家校合作,「常常聽到家長說,只在家長日才能入學校。我希望做到讓家長在早會時間做運動、玩遊戲,從而了解他們子女的學習生活,成為家校合作的契機。」

《指引》不主張操練,更強調讓學生「在評估中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屈嘉曼認為,多元化學習的目標正是如此,本身是中文科教師的她,曾經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訪中西區的景點,教導他們以聲音、照片等形式記錄所見所聞,完成撰寫遊記,事後有學生表現踴躍的問,「何時會再作文?」令她體會到把教學融入生活,令學生獲得滿足感,「讓學生學得開心之餘,也能有成效。」
人工智能課程擴全校

屈嘉曼指,正擬運用大數據方式,分析學生學習和評估表現,以便教師調整課程和配合學生需要,以呼應《指引》強調的「評估素養」,「評估素養的重點不是學生的表現,而是學校要如何按照表現協助學生學習。」本港近年積極推行創科教育,近期更將STEM延伸為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屈嘉曼強調,「藝術」包含社會人文等元素,學校多年前已引入「企業家精神」的元素,將設計思維、價值觀教育等元素引入課程。

新學年將人工智能課程由小三至小六級擴展至全校,讓小一和小二學生基本認識和體驗人工智能的應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