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滴滴掀風暴 為保國安不手軟

2021-07-10 00:00

內地近日連串行動,整治科網企業,包括下令多家網約車平台APP下架,又處罰二十二宗違反《反壟斷法》的收購,涉及騰訊、阿里巴巴、滴滴等科網巨企。消息導致科網股過去兩周大跌,昨天才稍為回穩,恒生科技指數兩周累跌一成。中央整頓科網巨企,長遠有利維護國家訊息安全、市場公平競爭、保障消費者,令內地科網業發展更健康,而且全球加強規管科企、防止壟斷已是大趨勢。

內地今次整頓科企,處於風眼的是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他上周三剛在美國掛牌上市,不旋踵周日遭到國家網信辦將其應用程式(App)下架,暫停新用戶註冊,指其違法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其後上月才在美國上市的網約車平台「運滿滿」、「貨車幫」和網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都因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停止新用戶註冊。

網企巨量數據 不容落美手中

這些在美上市的內地網企被嚴格審查,央媒指其違法收集和使用個人資訊,侵犯公民訊息安全,更對國家安全與公共利益構成嚴重威脅,並指中國不能讓任何一家互聯網巨頭,成為比國家掌握還詳細的個人訊息超級資料庫。

擁有巨量中國國民資訊的內企到美國上市,為何威脅國家安全?此因美國在二○一八年定立新例,美國執法機構可要求境內運營的科企提供數據,無論這些數據是在美國還是在國外。美國政府近年便大舉向美國科企索取敏感資料,微軟公司最近透露,平均每天收到十宗司法部調取個人資訊的密令,一年累積達三千五百宗。相信微軟只是冰山一角,其他擁有巨量民眾資料的科網巨企如Google、亞馬遜等,亦有類似情況。

美國政府一直指控中國企業如Wechat、TikTok等會將美國客戶資料交給中國政府,但從未提出證據,美國如此不安可能是以己度人,認為中國必然與其一樣向科企濫索客戶資料。

對於滴滴在美上市,會否向美國泄漏中國客戶資訊的問題,該公司稱國內用戶數據都存放在內地伺服器,無可能交給美國,然而如此將觸犯美國法例,滴滴能不交嗎?

在中美鬥爭激烈時,滴滴等在美上市公司可能威脅國家安全,自然令中央加緊出手。此外,滴滴還捲入其他打擊科網企業壟斷行為,國家市監局本周三對二十二宗違反《反壟斷法》的收購作出處罰,被罰公司除滴滴外,還有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科網巨頭。

中央對科網業全方位加強監管,皆因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以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利益。對此,中央過去半年已多次採取行動,包括四月時處罰九宗違反《反壟斷法》的收購,涉及滴滴、騰訊、阿里巴巴等;五月時下令一百一十七款App整改,因其違反收集和使用個人訊息,當中不少屬於百度、騰訊旗下。當然最大動作是四月時重懲阿里巴巴網絡零售平台的「二選一」壟斷行為,罰款逾一百八十億元,並調查同樣實施「二選一」的美團等公司。

反壟斷維公平 已是大勢所趨

中央如此大動作整頓,坊間憂慮會否削弱其跟美國競爭的能力。然而科網巨企若不加整頓,很易變成怪獸,美國科網巨頭就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封殺對手,損害市場競爭及創新能力,又過度收集和出售客戶資訊,對客戶帳號及內容可隨時封殺,並圖操控客戶行為。美國為補救監管缺失,去年底起訴Google與facebook壟斷,眾議院跨黨派議員上月又提出反壟斷法案,針對蘋果、facebook、Google和亞馬遜等四大科網巨頭。

若要讓科網業保持創新活力,中央不是姑息科網巨頭,而是要監管他們,防止阻礙公平競爭行為。更重要的,是保障人民利益,避免國民遭巨企剝削,打擊人民生活幸福感。

正因規管科網巨企,牽涉保障國家安全、市場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利益,才令中央整頓科網業的行動持續不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