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暴力遺害大 須嚴遏於萌芽

2021-07-03 00:00

一名兇徒前天在鬧市用刀刺傷警員,然後自插心臟身亡,這與伊斯蘭國恐怖分子身繫炸彈,進行自殺式恐襲,性質上沒有分別。對如此兇殘的襲擊行動,許多市民既憤慨又心寒,但少數人竟把那兇徒塑造成「烈士」,加以英雄化,這種美化暴力的行徑,將推動更多有極端思想的人效法,以更激烈手段傷害他人,如果不加以嚴厲遏止,對社會遺害極大。正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所言,在背後鼓吹暴力的推手,可說「滿手鮮血」,執法當局必須對他們窮追猛打,公眾也應齊聲譴責,將之滅於萌芽階段。

「邪教式」洗腦 激發極端行為

暴力猶如新冠病毒,可以迅速傳播,有巨大感染力,在反修例動亂期間,美化暴力的「文宣」曾造成極嚴重破壞,如今回望仍令人心有餘悸。當時煽動者通過某些傳媒、網上訊息、電影、圖像和音樂等,宣揚以暴力爭取「正義」的極端思想,一方面把打砸縱火的暴徒榮耀化為「義士」,把他們的暴力行為浪漫化,還刻意利用其形象、服飾和旗幟等營造激情,吸引大批狂熱年輕人加入暴力行列;另方面利用大量「虛假消息」,如警察殺人和性侵等,散播仇恨中央、特區政府與警隊的情緒,藉此鼓動盲目的襲擊行動。

那時候成千上萬「黑衣人」受到邪教式的感染,陷入完全非理性的亢奮,相信自己所為是為了「正義」,可以冷酷無情,於是放火燒人、用刀插警員、把政見不同者打至半死,變成完全冷血旳兇徒。到後期,街頭暴力行動受遏,大批暴徒被捕,但仍有部分人繼續走火入魔,密謀以炸彈和槍械發動恐襲,走上恐怖主義的死路。

雖然近期社會漸趨平靜,但網上這類「洗腦」宣傳仍不可輕視,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至今死而不僵,就是一個例子。它在敍利亞的根據地雖已被剿滅,但網上的影響力仍無遠弗屆,不斷散播極端暴力思想,宣揚為聖戰而死「光榮」,仍有不少人受其號召自願做「人肉炸彈」,不惜殺害無辜,玉石俱焚。香港同樣存有類似的風險,必須高度提防。自《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局面已由亂及治,但反修例動亂的後遺症,不可能一下子治瘉,「暴力革命」的極端思想,已植根於一些不滿現實的人腦中,只要受到挑動,隨時爆發出來。

「英雄化」兇徒 屬違法要禁制

今次兇徒刀襲警員,然後自殺身亡,昨日就有人當他是「烈士」獻花致哀,網上亦出現英雄化其暴行的訊息,可見幕後煽動暴力的人,想利用此事件再鼓動仇警情緒,激發更多人跟隨向警員施襲。這類訊息如繼續擴散,是十分危險的事。社會心理學家指出,在非理性的群體中,人們接受訊息,就像受到催眠,在某些暗示下,會出現難以抗拒的衝動,作出某些極端行為,包括殺人放火。所以,不能低估對襲警兇徒「英雄化」和「光榮化」的影響,若這些訊息繼續蔓延,有機會激發某些人的暴力思想,對警員作出孤狼式隨機襲擊,由於是個人行為,要防範並不容易。

要清剿孤狼恐襲的根源,首先必須遏止美化襲警暴行的違法行為,對宣揚暴力的人和組織,以至網上媒體,都依法加以禁制,不可手軟。此外,公眾與社會人士應毫不保留地作出聲討,否定宣揚暴力的歪論,與執法部門合力夾擊,將之遏於萌芽階段。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最近在訪問中說,有人企圖利用刊物、藝術、電影等方式進行軟性滲透,政府不會輕視此風險,顯示政府對遏制這類訊息不會手軟。要打擊孤狼式恐怖活動,這態度十分必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