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認研合併 最快明年有定案

2021-05-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巴及城巴雖然一直轄屬於同一集團,但多年來也是以兩個「品牌」共存。不過,隨着當中兩個巴士專營權將於二三年中起陸續屆滿,管理層首度開腔指,內部有初步探討兩巴合併,惟兩巴合併是複雜議題,須考慮到兩個專營權各有票價安排,以及重新為員工製作制服及為巴士塗新巴士代表顏色等開支,並衡量合併後的成本與收益,料最快一年後才有定案。

鍾澤文表示,公司面對現時的經營環境,正探討各方面會否有空間,降低經營成本,增加營運效益。他透露,內部有初步探討新巴城巴合併,惟直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將牽涉很複雜的議題,公司須衡量兩巴合併後的成本與收益,經至少一年商討及研究後才有定案。

至於合併兩巴亦牽涉各項開支,他指集團旗下有約一千七百架車,若為每架車重新塗上合併後的名字及顏色,每架須花費數萬元,合共逾千萬元。他提到:「公司每花費一毫子都要看是否值得。」

鍾又指,在考慮合併兩巴時,其中一個最大考慮是新巴城巴旗下路線的票價安排,因為兩巴正採用不同的票價計畫,「當我採用貴的票價,市民一定會批評,當採用平的,公司亦難以繼續營運。」若採取中間路線的票價安排,假設行經個別地區的新巴票價為七元多,城巴則五元,最後建議訂為六元,或者有路線因而較以往昂貴或平了,當區居民會有不同聲音。

不過,兩巴合併亦有其好處,令巴士公司管理上更有彈性。他舉例,疫情下如機場巴士路線的乘客量大減,巴士班次疏落,令到車長或靜待安排,目前機制下不能隨意調配車長至另一家巴士駕駛車輛,須經運輸署同意。但當兩巴合併後,公司可靈活運用資源,將車長調配至其他路線駕駛,亦可減省經營成本。

兩巴有機會合併意味或再有巴士公司走入歷史。資料顯示,新巴前身與「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相關,中巴在九十年代經營不善,其後不再獲政府批出旗下八十八條路線的專營權,隨後由新巴接辦相關路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