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守護人和自然的共同家園——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1-05-17 00:00

蠔礁重回后海灣,項目進展理想。
蠔礁重回后海灣,項目進展理想。

你對香港的印象是甚麼?曾經不少人稱香港為「石屎森林」,但這裏同時有着被票選為全球最佳的城市遠足徑,近八成的土地被植被覆蓋。綠樹紅花、碧海藍天從來沒有離我們而去,倒是人類的活動令自然環境不斷改變,牽連居住其中的動植物,最終更可能通過生態系統、食物鏈反噬人類。

「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獲獎者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versancy,TNC)深明,保育不僅要保護自然環境,也是為了守護生活其中的人和其他生物。之前我和團隊探訪了他們在后海灣的項目,那裏的養蠔業已有七百年歷史,養蠔技藝、蠔豉蠔油製作手藝甚至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TNC的研究顯示,蠔是天生的「水質淨化器」,在眾多品種的蠔中,香港蠔濾水能力突出,七立方米的蠔礁每天可過濾相當於一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水!這可能顛覆不少人對淨化海水的想像,以為要使用高科技才能成事,然而「最高科技」的答案,往往蘊藏在大自然當中。

除了淨化海水,蠔礁還能鞏固海岸線,為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對維持生物多樣性有很大作用。這種以自然為本的環保方案是TNC一直推廣的保育方式,他們在全球七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保育項目始終貫徹這一理念。TNC通過不同的公眾參與和教育計畫,吸引學界、商界和公眾多元參與,如在后海灣項目中,他們邀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為當地社區設計活化計畫,讓那裏能適度地開放作生態旅遊。

目前后海灣的項目還在試驗階段,TNC在全球有超過一百五十個蠔礁修復項目,他們把各地成功的經驗帶到香港,目前已初見成果,更在試點首次找到從未在香港發現的罕見小螃蟹。

蠔礁以外,他們的工作遍及應對氣候變化、保育土地和水資源、構建健康城市等不同面向。他們有超過四百名科學家,保育之前先進行詳細研究,充分諮詢持份者的意見,以制訂切實可行、符合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的計畫,推動和連結當地居民、政策制定者和商界等一同參與。說到底,再好的計畫都需要有延續性才能長期有益於人類和環境。

TNC那份有理有據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取中庸之道爭取多方共贏的決心,與「呂志和獎」和諧共享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自然資源並不是專屬於個別的族群,人類與環境、其他生物良性互動,才能讓彼此長久地共享美好的世界。

置身於香港,我們有現代化的城市,也有珍貴的自然生境,但這種美好的景象不是必然。「它是我們從子孫手中借來的」,需要TNC那樣的團體牽頭保育,更需要你我的參與。日落聖地下白泥坐落於后海灣沿岸,那裏的人情故事比夕陽更美,我們近日在社交平台推出短片,誠邀你看看TNC和村民如何守護香港的海岸線。

呂志和獎總經理 黎月荃

實地教育和推廣較書本教授來得深刻直接。
實地教育和推廣較書本教授來得深刻直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