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繪圖代手繪 建醫院省時一年

2021-05-11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一張牛油紙」輔助建築署技術主任畫下不同建築繪圖,方便地盤工程人員及工程師等清楚溝通,亦為香港創下一幢幢傳奇建築。建築署署長何永賢指,無論甚麼年代,建築署技術主任都將建築師及工程師的構想化為圖紙,為建築項目擬備各類建築圖則,形容建築繪圖是建築項目的說明書,讓地盤工程人員及工程師可清楚溝通。隨著科技進步,建築署已改為電腦繪圖替代手繪,令到繪圖所需時間大幅縮減,提高建築團隊的處理及溝通效率,加速建築項目的落成時間。署方以興建一所醫院為例子,以往以手繪建築圖則的年代,醫院興建時間需時五年,當改以電腦繪圖時可減少一年時間至約四年。

在沒有電腦及電腦還未普及的年代,建築圖則通常是手繪,包括早年興建的香港太空館及紅磡體育館等。建築署首席技術主任陳國豐指,負責繪畫建築圖則的技術主任與項目的建築師溝通後,會用不同工具如針筆及圖筆等,一筆筆畫出建築圖則上所有的直線、斜線、圓弧線。隨後,技術主任會把圖繪畫在牛油紙上,再曬成藍色圖紙或膠片,方便保存及傳閱。

陳形容,手繪圖則所畫的線條既準確又充滿靈性,而且圖紙都充滿質感。每一張手繪圖則都具備個人特色,他又笑言,從手繪圖則上的線條粗幼或字形等,便可辨識圖則出自哪位同事的手筆。每一幅手繪圖則的誕生是他們傾盡心血及時間所創造,亦是他們的藝術作品。惟繪圖和製圖需要用上大量的人手,以及更多的時間。

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築署在九十年代利用新技術的電腦繪圖,改善傳統繪圖作業。電腦圖是通過電腦繪圖軟件AutoCAD繪畫,因此電腦圖又稱「CAD圖」。技術主任只須點擊他們的滑鼠和鍵盤,便可製作二維(2D)電腦圖。電腦圖提高了繪圖作業的精準度,亦方便反覆修改,並加快了圖紙更新的速度。若以興建一所小學為例,建築署指一幅小學的手繪圖則需時約一周,而利用電腦繪圖一張,需時約兩天。

科技進一步發展,建築署目前亦採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電腦圖不再局限於二維,而可發展至三維,提升建築的可行性和可建性,令隨後的協調更暢順。署方在二〇一二年起開始為專業職系和技術職系人員安排BIM技術培訓。BIM是一個在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及運作階段中產生及管理建築物數據的程序。通過BIM繪圖,電腦圖不再局限於二維(2D),而可發展至三維(3D),從而提升可行性和可建性,令協調更順暢及得心應手。

疫情下電腦繪圖亦大排用場,何永賢指,目前興建一所醫院需時約四年,她估計若仍以手繪圖則,需時至少用多一年時間,但早前透過多方合作,亞洲國際博覽館旁的臨時醫院才能在約四個月完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