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漢病毒深潛下呼吸道

2020-06-14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沙田瀝源邨祿泉樓再新增一宗本地確診新冠肺炎個案,患者為最早確診女患者的男鄰居,他在本月四日入院,但其鼻咽、深喉唾液及糞便等五次樣本都呈陰性,由於持續發燒及肺炎,前日透過支氣管鏡抽取的痰液化驗,最終確定為陽性。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昨午到祿泉樓視察,袁國勇直言,首次有患者上呼吸道樣本呈陰性,但下呼吸道樣本呈陽性,對此感到憂慮,若病毒微粒小於五微米,會直落肺部感染,擔心出現空氣傳播。昨港大及科大專家視察後,會進一步測試單位喉管有無輕微裂紋,在開啟抽氣扇後形成負氣壓,令水點變成細微粒子,透過裂紋飄入室內。當局表示暫時毋須撤離其他居民。而中大專家許樹昌認為,空氣傳播機會低,相信患者是因公共設施交叉感染。

昨新增確診的三十三歲男病人,居於瀝源邨祿泉樓八樓十室,是在嘉里物流任職的首名祿泉樓群組三十四歲女確診者的鄰居。衞生署在本月四日已撤離各樓層十室及十二室單位的居民,該名男患者與兩名兄長及母親同住,其母沒有病徵在檢疫中心,而兩兄長曾發燒入院,樣本呈陰性。男患者本月四日發燒,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在本月五日、九日及十二日抽取鼻咽樣本,本月九日亦抽取深喉唾液及大便樣本,五樣本全部對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但他持續發燒及肺炎,前日接受支氣管鏡檢查,其肺部痰液昨呈陽性確診,現時情況穩定。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昨再與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到祿泉樓視察,袁國勇稱,新冠肺炎患者通常透過飛沫感染,病毒微粒大小約五至十微米,「飛沫的傳染多數上呼吸道、即是鼻咽拭子或深喉唾液都會是陽性,但他居然是陰性,所以我們有擔心,會否有些很細的病毒微粒在祿泉樓這裏發生一些事,令一些更細的微粒感染他肺部。(病毒微粒)細於五個微米、甚至細於一個微米,我們稱為空氣傳染。」

謝展寰表示,十分關注較細小的病毒微粒出現,初步懷疑有單位渠管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細裂紋,開啟抽氣扇後產生負壓,水點霧化,再經裂紋飄出,成為可感染人下呼吸道的微粒,但暫時不會排除早前指患者可能透過升降機按鈕、信箱等的環境接觸感染,會跟港大及科大專家進一步測試喉管。

祿泉樓八樓至今已有六人確診,全幢就有九個。謝展寰及袁國勇都稱,八樓源頭單位及全幢的十室及十二室居民已經撤離,而環境上的病毒可透過消毒解決,暫時無需要疏散其他居民。袁國勇透露,正跟衞生防護中心商討,會否為所有檢疫人士在隔離第十四天進行血清測試,了解他們有無抗體。瀝源邨區議員岑子杰昨晚在社交平台表示,衞生署昨日及今日在會在祿泉樓派發樣本瓶,明天起連續三日,在電梯大堂再次收集樣本。

另一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以往禽流感及中東呼吸綜合症患者中,都出現過上呼吸道呈陰性、下呼吸道呈陽性的情況,但認為患者今次透過空氣傳播感染機會較低,因為空氣傳播可做成大規模感染但現時無,而衞生防護中心在不同單位都抽取抽氣扇、喉管接駁口樣本,全部都對新冠病毒呈陰性,未有客觀證據證明有空氣傳播出現,相信患者透過公共設施感染機會較高。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形容今次情況罕有及不尋常,若病毒微粒過小,「一吸就落肺,無經過上呼吸道一步到位。」他又稱下呼吸道感染未必一定有病徵,需要醫生聽出肺部雜音、電腦掃描留意肺部陰影發現。

早前已到檢疫中心的居民,本周四便完成十四日隔離。林緯遜認為若當局懷疑出現有限度的空氣傳播,可考慮延長居民自願檢疫日子。許樹昌則稱,只要檢疫人士的樣本呈陰性,回家後繼續保持個人衞生就無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