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通識科考新聞自由

2020-04-2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經歷反修例風波後的中學文憑試(DSE),通識教育科題目備受注目,今年卷一有必答題引用公眾對傳媒自我審查、記者採訪受人身威脅等歷年評分,要求考生評論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情況。有考生承認答題時刻意避談反修例、新冠肺炎等字眼,以免政治立場而失分。有教師指考生答題模棱兩可,適得其反,又指政治取向從來不影響分數,考生毋須多慮。

本港去年經歷反修例風波後,DSE通識教育科卷一資料回應題,涉及新聞自由的第三題,成為今屆必答題的焦點(詳見附表)。題目以香港記者協會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進行的「新聞自由指數」為資料,列出一三至一八年公眾對本港新聞自由,包括傳媒自我審查、記者採訪時受到人身威脅、傳媒立場取態多元程度等項目的平均評分,要求考生描述主要特徵,並參考一篇引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指出新聞自由並非絕對的評論文章,評價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可能出現的兩難情況。

雖然數據未反映去年反修例爭議後的新聞自由情況,該科資深教師,李求恩紀念中學副校長徐曉琦認為,考生亦可鋪陳記者採訪受阻、警權爭議等時事,解釋傳媒監察與公共秩序的矛盾,「但切忌把個人情緒放入答題」。然而,不少考生作答卻避談政治,考生莫同學坦言,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都只以「重大傳染病」帶過,「刻意避提『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以免評卷員以政治取向審視,把答案評為低分」。

在荃灣一個試場,考生甄同學認為反修例風波的討論瞬息萬變,未必適宜作為例子,只以一四年「佔中」為例;另一名考生陳同學則指,反修例風波過於敏感,加上題目提供的資料較少,最終以傳媒多是商人辦報等例子作答。

徐曉琦指,討論新聞自由是否受限,難免涉及政府管治與政治,只要鋪陳不同觀點便可,刻意避談或適得其反,「究竟『嚴重傳染病』是指愛滋病、流感、沙士抑或新冠肺炎?引用例子要清晰,讓考官明白才是重點」。他指政治取向從來不影響分數,考生毋須多慮。該科資深教師張銳輝亦認為,題目未要求考生表態,不管評卷員有何立場,只要言之成理便能得分。

至於卷二延伸回應題,三選一的題目中,徐曉琦認為考核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第二題較艱深,考生須對民企發展、國企改革,以至中美貿易戰等國際格局有所理解,相信選答考生均是「有備而來」。其餘兩題涉及評價粵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本港當代生活的貢獻,及智慧城市發展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相信考生對議題及概念熟悉,難度不大。張銳輝亦認為,今屆試卷深淺程度與去年相若,大部分題目均屬資料分析及歸納等,即使不熟悉議題仍能應付。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