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鈉|味精比鹽更健康? 營養師:1種食法可致中風心臟病

2022-10-26 00:00

味精比鹽更健康?營養師破解迷思,指出1種食法易中風。
味精比鹽更健康?營養師破解迷思,指出1種食法易中風。

味精是常見調味料,不過坊間曾對此有不少迷思,指味精比鹽更有害,甚至可能致癌。台灣營養師嫚嫚表示,適量的味精其實比鹽更健康,而且也不致癌,不過需要注意避免4種錯誤食法,其中更有1款食材,如配合味精一同吃下,嚴重可引致中風及心臟病。

營養師嫚嫚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味精是「麩胺酸鈉鹽」,最早是在上世紀由海藻中萃取出,至今已成為日常主要調味料之一。味精本身亦有不少迷思,包括有人認為味精有添加物化學物質、屬加工調味料,更有可能致癌等。營養師嫚嫚解釋味精只是鹽的一種,是天然調味料,適量攝取不會危害健康,而且味精的鈉含量只有同等份量的鹽約1/3,甚至比鹽更健害。

4種食法有損健康

她又表示,真正容易引起健康問題的其實是「不良的飲食習慣」,而非味精本身,其中以下4種食法才對身體有害:

 

攝取過多鈉易致健康問題

營養師嫚嫚指,如果食物加了味精後再加鹽或其他高鈉調味料,才是可怕的吃法,會容易引起高血壓,更有可能演變成視網膜病變、腎病、中風、心臟病等問題。

她又提醒如平時進食時感到口渴,其實是鈉攝取過多的警號,而攝取過量的鈉亦會使體內電解質失衡,甚至出現腹痛、腹瀉、無力、噁心、嘔吐等情況。

6項建議避免攝取過多鈉

營養師嫚嫚又提出6項建議,可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避免攝取過多鈉引致不適:

 

同場加映:6類食物味精較多

根據本港食安中心,味精是穀氨酸(glutamic acid)的鈉鹽。穀氨酸是大自然中最豐富的氨基酸之一,是組成蛋白質的重要成分。味精中的穀氨酸與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穀氨酸並無化學上的區別。這些穀氨酸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都是一樣的。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網站資料顯示,以下這6類食物的味精含量較高:

罐頭蔬菜。(istock圖片)
罐頭蔬菜。(istock圖片)
調味料,如茄汁、芥末。(istock圖片)
調味料,如茄汁、芥末。(istock圖片)
加工肉類。(istock圖片)
加工肉類。(istock圖片)
薯片。(istock圖片)
薯片。(istock圖片)
湯。(istock圖片)
湯。(istock圖片)
醬油。(istock圖片)
醬油。(istock圖片)

味精鈉含量為鹽的三分之一

食安中心又指出,鹽和味精這兩種化合物都含有鈉,而鈉在鹽的成分中約佔39%,而在味精的成分中約佔12%,這代表味精的鈉含量是鹽的三分之一。雖然味精能帶給食物鮮味和鹹味,但放得過多反而收效甚微甚至起不到作用。無論是從健康或應用的角度而言,如用味精作調味,應放能達到增味效果所需的最低分量。

不過有部分人可能自覺對味精敏感,多年來亦偶有報道指有人在食用含有味精的食物後出現頭痛、頸後麻木/刺痛、面色潮紅、肌肉緊張及全身乏力等綜合症狀,惟多個國際和國家食物安全機構曾多次評估味精的安全性,結論是目前的證據不足支持兩者之間有任何因果聯繫。

同場加映:4大不良習慣導致中風

內地腦血管病中心主任、神經介入科主任周斌醫生曾表示,患者年輕中風的原因,與她以下4個習慣有密切關係:經常熬夜、不健康飲食、生活作息不規律、缺少鍛煉有密切關係。

周斌又指,引發年輕人中風的主因如下:

周斌指,日常要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保持規律作息,如發現疾病時要積極治療,如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以及進行針對性的身體檢查項目,一旦懷疑中風或出現中風症狀,要立即到醫院求醫。

9大中風症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足的養份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9大症狀包括:

預防中風方法

中風的主因是吸煙、血壓高和血管硬化,所以要預防中風的發生,就要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避免血管硬化的產生: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