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中史科|中史正史发展和假想分析:假如百日维新中 袁世凯没有告密

2024-03-05 14:00

假如百日维新中,袁世凯没有告密……

1898年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全面的一次改革活动,深入军事、经济、教育等多个层面,但是随着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发动政变失败,是次变法仅开始了103天后就宣告结束。
有人说变法失败是因为政变前,袁世凯向慈禧太后告密,因此让慈禧太后有了准备,并迅速派兵软禁光绪皇帝和抓捕维新派人士,令到维新派被迫逃亡,若当时袁世凯站在维新派这一边,光绪皇帝很有可能通过政变取回大权,变法也能得以顺利进行。

正史发展:告密

变法告终

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发生冲突,双方都想拉拢握有兵权的袁世凯。其后光绪帝准备发动政变,希望袁世凯能起兵勤王,杀死慈禧的亲信荣禄,但袁世凯却把消息泄露给荣禄,荣禄也马上向慈禧汇报,慈禧马上囚禁光绪,废除新政。

维新派逃亡各地

维新派人士被通缉,多名领袖逃亡,康有为经天津逃至上海,在英国领事馆协助下逃往加拿大;梁启超则在日本大使馆的帮助下逃至日本。但维新派仍有数10人被捕,谭嗣同、康广仁等6人被处死,其他人士或囚禁,或流放。

埋下八国联军入侵及清亡伏线

百日维新后,西方列强及日本帮助维新派人士逃亡,又谴责慈禧囚禁光绪帝的行为,反对废除光绪帝,令慈禧对列强的干预感到怨恨。于是当针对列强的义和团出现后,慈禧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后期更利用义和团主动攻击列强,导致八国联军战役出现,清朝国力进一步下降,人们对朝廷失去信心,开始谋求推翻满清。

假想分析:不告密

有人认为,若果当时袁世凯选择不告密,并起兵勤王,光绪在他的帮忙下就可以从慈禧手上夺得大权,全力推行变法,清朝就有可能落实君主立宪,军事、工业、教育等方面也将更贴近列强,可尽快脱离被欺压的局面,清朝的寿命也会延长。
但是亦有说法指,袁世凯的告密在整件事情中其实不是很重要的,慈禧当时和光绪发生冲突,心中已有废除变法的计划,对于光绪和维新派的行动都有对应部署及防备。而当时朝廷还是以慈禧主,北京附近的诸多部队都是由荣禄掌控,袁世凯的新军都不足以对抗。
当时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在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议下,上书朝廷聘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为顾问,但伊藤是策划甲午战争的重要人物,因此引起慈禧等人的警惕,康有为又在伊藤的游说下,上书建议与英、美、日三国组成合邦,共选百人处理四国的一切政务,慈禧认为这是将中国的财政外交大权拱手让人,因此已经屯兵准备行动,即使光绪发动政变,但在慈禧已有防备的情况下都未必能成功,更可能因为兵力悬殊而失败。
另外,戊戌变法的内容虽然全面,但其实损害了朝廷官员及满清贵族组成的守旧派的利益,因此即使光绪能当政,在施政上都有可能会受到这些掌握实权的守旧派阻挠。

人物介绍

袁世凯,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职务,也曾协助建立新军、推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在军队中有一定的威望。辛亥革命后,因掌握军权,所以成为革命党人拉拢的对象,并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后来,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但仅100天后就被迫结束,袁世凯不久也逝世。

袁世凯
袁世凯

文:杨璨珉

相关文章:DSE备战中史科|中史正史发展和假想分析:假如庞涓没有陷害孙膑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