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中史科|中史图片题解读—比较题

2024-03-03 14:00

中史图片题解读:比较题

上一期我们为同学介绍了「进阶分析型」中的印证题,今期我们接着讲解「进阶分析型」中的另一种题型──比较题。

就目前的试卷所见,图片比较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图片与图片的比较,二是图片与非图片资料(例如文字)的比较。试看以下例子。

资料一:抗战期间日本的宣传画

资料二:抗战期间中国的宣传画

 

例题一

资料一和资料二的宣传画有何相反的讯息?(4分)

解读:
与其他图片题一样,图片内的图象和文字都是掌握讯息的线索。
两则资料皆是向中国人民宣传应否抗日的讯息。资料一劝告中国人放弃抗日,从资料中可见,被丑化的蒋介石正在吞食士兵,脚下白骨累累,表面上是讽刺蒋介石的长期抗战政策「吃了百馀万士兵的生命」,但配以「长期抗战的各项消耗数目」小题,可知背后是劝告中国人停止抵抗,以免制造更多伤亡。
资料二则较为直接,是要劝告中国人坚持抗日,直至最后一刻都不应放弃,「守我最后一寸土」。
比较题是较为困难的题型,同学必须同时准确地掌握两则史料的讯息,才能正确作答。例如资料一,假如同学只了解宣传画表面的意思,没有进一步推论真正的讯息,就无法与资料二进行比较。

资料三:伪满洲国的宣传画

资料四:伪满洲国的社会制度

保甲法是按居民居住区域划分牌、甲、保组织,实行十家连坐,把人民禁锢在基层组织之中,终日处在互相监视、自我戒备的氛围之中。日伪统治者还推行集团部落政策,用烧房、枪杀等手段,强逼分散居住的农民迁到指定的地点,组成由日伪军警直接控制下的大村落。 ——整理自王忍之《伪满洲国史话》

例题二

资料三和资料四所显示的伪满洲国社会有何矛盾之处?(4分)

解读:
这类题型需要兼用解读图片和文字的技能,即留意图片的线索,找出文章的关键词。
两则资料皆是介绍伪满洲国社会的情况。资料三是要传达社会和谐的正面讯息,有很明确的线索,例如「保甲社会、五族共荣」的标语、代表五族的人挥舞着日本和伪满国旗步向「王道乐土」等。资料四则明显相反,它指出伪满社会充满着暴力和压迫,例如居民被「禁锢」「监视」「烧房」「枪杀」等,传达了明确的负面讯息。

就目前所见,图片比较题的出现频率相较其他类型的图片题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适合出题的图片有限。尽管如此,同学亦不能掉以轻心,温习的时候务必多阅读各类图片,充分训练掌握图片讯息的技能。

顾问老师:李伟雄(福建中学(小西湾)助理校长)、徐晓琦(李求恩纪念中学助理校长)

文:雅集出版社

相关文章: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