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世史科|世史精读笔记—1997前香港政治发展 行政主导/华人精英与领袖/代议政制

2024-02-23 14:00

世史精读1997前香港政治发展

主题甲「20世纪亚洲的现代化与蜕变」的「香港的现代化与蜕变」部分,要求同学通过探究20世纪初至1997年香港在政治及制度上的转变,指出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同阶段的发展及其主要特色。现胪列研习重点,帮助同学掌握本课题旨。

课题:香港的现代化与蜕变──政治及行政转变

蜕变

  • 巨大而彻底的根本性转变,而非简单及普通的改变
  • 要回应此字眼,宜举出决定性的论据,例如重大历史事件

行政主导

  • 英治时期香港政治体制的运作模式
  • 意指政府的施政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由行政首长与行政部门提出政策或法例草案,再交由立法机关审议、批准与监督
  • 在英治时期,港督为行政主导的核心

行政局及立法局

  • 英治时期港督的谘询机构,早期成员全由港督委任,大多更是政府官员
  • 立法局至1980年代引入选举,行政局则一直沿用委任制
  • 两局的构成,反映政府权力集中于以港督为首的行政部门

华人精英与领袖

  • 自19世纪末崛起的华人阶层,对香港日渐发挥重要角色及贡献
  • 在英治时期成为被拉拢的对象,作为政府与华人沟通的桥梁
  • 华人精英与领袖的崛起,反映华人地位的初步提升

葛量洪改革

  • 葛量洪于1947至1957年就任港督,推行有限度的制度改革
  • 包括增加两局的非官守议员数目,恢复市政局选举及推行公务员本地化
  • 葛量洪的有限度改革未能回应社会要求

1966至1967年暴动

  • 两次大规模暴动令香港政府意识到有必要作出重大改革,以缓和不满情绪
  • 政府此后积极于行政、房屋、教育、社会保障等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 两场暴动被视为政府展开多元行政转变的转捩点

代议政制

  • 指由选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议员)参与议会事务的制度
  • 香港政府自1970年代末起推行代议政制,以地方层面(区议会、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为试点,逐步扩展至中央层面(立法局)
  • 代议政制的发展提高香港华人的参政度,包括投票权与被选举权
  • 代议政制的发展亦促成政党政治出现,对行政主导模式造成一定冲击

《中英联合声明》

  • 由中国与英国于1984年达成
  • 按照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的方针处理香港事务
  • 声明发表后,香港政府加快民主化步伐,引入更多民选议席

压力团体与政党

  • 压力团体:通过向政府提出诉求甚至施压,以争取团体及其成员的利益
  • 政党:随着代议政制的扩展,部分政党积极竞逐不同议会的民选议席
  • 政党兴起反映市民日益关注政治事务,希望通过议员监察政府施政
    区议会于1982年创立,是地区层面的地方议会和区域组织。本年12月10日为区议会选举投票日。
    区议会于1982年创立,是地区层面的地方议会和区域组织。本年12月10日为区议会选举投票日。

文:雅集出版社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