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中史科|中史正史发展和假想分析:假如庞涓没有陷害孙膑

2024-03-04 14:00

假如庞涓没有陷害孙膑……

公元前342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庞涓率军于马陵之战中,败给由孙膑担任军师的齐国军队,而庞涓亦自刎而亡。自此魏国元气大伤,实力一落千丈,齐国则称霸东方。庞涓与孙膑本为同窗,早年更有机会一起为魏国效力,但庞涓嫉妒孙膑之才,于是揑造罪名令其处以膑刑(砍去双脚)和黥刑(在脸上刺字),迫使孙膑逃往齐国,为庞涓的结局埋下伏笔。
有人会说,假若庞涓能放下其忌妒心,与孙膑一起同心协力地辅佐魏王,相信庞涓也不会落得战败自刎的下场,而且在两名「兵法大家」的帮助下,魏国也能延续其霸主地位。

正史发展:陷害孙膑

逃往齐国

庞涓对孙膑处刑,希望令他的才能被埋没,不会威胁自己。但孙膑藉着齐国使者出使魏国的机会,秘密拜见使者并打动了他,因此使者在回齐国时偷偷带走孙膑。孙膑在齐国受到大将军田忌的赏识,用计帮助田忌在赛马上胜过齐威王,这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而孙膑也名声大噪,成为齐威王的兵法教师。

围魏救赵初胜庞涓

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魏国的盟友卫国,因此魏国派庞涓攻打赵国,迅速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援赵。孙膑以围魏救赵之策,逼近魏国都城,引得庞涓回来支援,于是孙膑设下埋伏活捉庞涓,其后各国休战,庞涓被放回。

孙膑复仇成功

公元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齐王收到韩国的求援后再次派出田忌和孙膑领兵。孙膑以齐军向来怯战之名,诱使庞涓为了复仇而展开追击,其后魏军在马陵被埋伏的齐军一拥而上歼灭,庞涓感到羞愤自刎而亡,此战十万魏军和太子战死,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齐国则崛起。

假想分析:共同合作

曾有着同窗之谊的两人,但因为庞涓的忌妒心,而把孙膑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最终两师兄弟以孙膑大仇得报,庞涓以生命付出代价结束。
据《史记》记载,庞涓为魏国将军后,恐怕自己才能不及孙膑,于是引他到魏国,假意向魏王推荐,实则诬蔑孙膑犯罪并斩断其双腿。若当初庞涓没有被恨心所控制,反而选择放下成见,诚心诚意地将孙膑举荐给魏王,以孙膑之才,相信很大机会得到魏王的赏识和重用。而在当时对自己国家归属感不是太高的战国时代,从孙膑前往魏国这一点也看出他并不抗拒为他国效力。
当时的魏国在李悝、吴起等人建立的基础上,国力强盛,可谓是中原霸主,魏武卒之名各国皆知,曾灭中山国、俘虏齐国君主、败楚国。若能再得庞涓和孙膑的辅佐,相信魏国将会如虎添翼,军事实力也有进一步提升,虽难以评定若此魏国能否一统中原,但至少能巩固及延续霸主地位。而孙膑也不会因此向庞涓复仇,庞涓的结局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人物介绍

庞涓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孙膑则是齐国人,其本名不详,因受过膑刑而被世人称为孙膑。相传两人早年一同在鬼谷子们下学习兵法,其后庞涓为报效国家,前去辅佐魏王,更成为了大将军。而孙膑军事才能无双,令庞涓感到恐惧,害怕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因而出触发了后来一系列的事情。

孙膑
孙膑

文:杨璨珉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