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中史科|中史「比较型」题目示例

2024-02-28 14:00

从南北朝开始,历唐宋元明清至近现代,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文人、书家相聚兰亭举办兰亭雅集活动。
从南北朝开始,历唐宋元明清至近现代,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文人、书家相聚兰亭举办兰亭雅集活动。

中史「比较型」题目示例

上期介绍了中史开放式题目中的「程度型」(是否足以),今期会讨论另一种类型:「比较型」(较同意)。比较型题目会就着某一议题提供最少2个不同的观点,让同学讨论比较同意哪一个、认为哪一个比较重要等。试看以下2个例子。

示例一

南朝士族势力由盛转衰,有人认为是由于士族腐化,有人则认为是君主刻意压抑士族所致?你较同意哪一个观点?试援引史实,加以析论。(15分)

同意及不同意,两方解释

比较型题目有一个特别之处:作答时,除了要就所选观点进行论证,还要解释为何不选择其他观点。
以本题为例,题目就着南朝士族衰落提供了2个原因:士族腐化和君主压抑。假如同学比较同意士族腐化,作答时除了论证士族腐化如何令南朝士族势力由盛转衰,还要解释为何不同意君主压抑是导致士族衰落的主要原因;反之亦然。我们将之整理如下:

南朝士族势力由盛转衰的原因

A. 比较同意士族腐化:

  • 士族腐败,手无实权,难以适应政局和社会变迁
  • 解释为何不同意君主压抑:
  • 士族不思进取,君主才能压抑其权势

B. 比较同意君主压抑:

  • 君主起用务实的寒门,架空士族,令士族势力日衰
  • 解释为何不同意士族腐化:
  • 若非君主有意压抑,难以撼动强大的士族势力

相关文章:DSE备战中史科|中史3种开放式题目作答要点 正反型/程度型/比较型

曲水流觞—士大夫文人墨客诗酒唱酬
曲水流觞—士大夫文人墨客诗酒唱酬

 

示例二

资料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原因一:中国采用「持久战」和「消耗战」,实行「以空间换取时间」,使日本陷入战争的泥沼,不能自拔。
  • 原因二: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后来以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苏联打破苏日同盟,进攻满洲国,击败关东军。裕仁天皇只得接受波茨坦公告,结束战争。

中国能够赢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你认为资料一中的哪一个原因较为重要?试援引史实,加以析论。(15分)

解释不同意,讨论其重要性较低

资料一的原因一是从中国的战略分析,属于内在因素;原因二则从美、苏参战分析,属于外在因素。我们循此思考:

抗战胜利的原因

A. 原因一较为重要:

  • 中国战略得宜,破坏日军速战速决的策略,迫使资源短缺的日本长期作战,耗尽其国力,从而赢得抗战胜利
  • 解释原因二为何不及原因一重要:
  • 日本败局已定,美、苏只是加速其投降

B. 原因二较为重要:

  • 美、苏参战扭转了中国抗战的全局形势,广岛、长崎原爆及关东军战败更给予日本关键的打击
  • 解释原因一为何不及原因二重要:
  • →中国虽能消耗日本实力,但无法造成决定性的胜利

与示例一相同,我们必须解释观点的取舍,即为何选择此观点而非彼观点。作答时,立场一定要清晰,切勿骑墙,绝不能说「同意此观点,不过也同意彼观点」,因为这样没有比较的意思。此外,第二部分的解释要特别留意,重点在于讨论该观点为何重要性较低,而非阐析其内容。

相关文章:DSE备战中史科|中史「程度型」题目示例

 

顾问老师:李伟雄(福建中学(小西湾)助理校长)、徐晓琦(李求恩纪念中学助理校长)

文:雅集出版社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