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前置方法 后设认知|谈经论学

2023-10-20 16:02

本篇欲跟各位分享一出由韩国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学习的捷径》中,进行及全程记录的真人学习实验。

实验是由制作单位找来了两组不同类别的学生:一般程度的中学二年级生,以及名校大学高材生。他们需要记忆100张无一定顺序的卡片,然后,进行短时间记忆测试。

中学生一般只是死记硬背,而名校大学生则懂得以分类方式帮助联系记忆。最终结果是,前者平均只记得23.9张,后者则是46.3张,两者相差近倍。

两组学生记到的数目固然有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连他们对于自己能记得到多少的预计准确性,也出入甚大。

高材生较能准确估计自己能记得的数目,但一般学生则较难做到(或估多或估少)。这种知道自己懂甚么、懂多少的自知之明(学术上称为后设认知),或许就是他们能持续提升自己的关键原因。

其后,进行这个实验的第2阶段。

今次,中学生进行测试前,先被教导效法高材生的分门别类记忆法。结果是,中学生能记到的卡片数目大幅提升至40.6张,与高材生的表现差距大幅拉近。

从以上的实验,说明两个重点:

第一,要提升学习效率,如何增强自知之明(后设认知),也是十分重要。

第二,与其死记硬背,不如花时间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

电邮:[email protected]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副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老师、卓师会德育及公民教育范畴召集人。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10月20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冯汉贤 - 提升学生驱动力的三常法|谈经论学

冯汉贤 - 校外评核 自我完善的契机|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学校的持续进步|谈经论学

冯汉贤 - 从做暑期作业看行为习惯|谈经论学

冯汉贤 - 晚一步专门化 不一定输在终点线|谈经论学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