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禧 - 怎样成就一位菁英丨卓言絮语

2023-07-27 15:48

人称谭Sir的谭耀宗先生,一向给人四平八稳的感觉,讲说话接受访问不徐不疾,滴水不漏,即使内容如何重要或敏感,也从未起过波澜。一个予人这样印象的人,却是个敢于尝试和冒险,更敢于承担政治责任的人。

应景今年书展,他出版了「处男作」——《谭情说政40年:从打工仔到全国人大常委》。新书分享会上谈及当年立法会选举,民建联在新界西派出3队参选的经历。他谦卑的说是学习对手的策略,把支持者的选票发挥最大效用,但选前民调显示3队都败北,他们面临是否要放弃一队以集中选票的抉择,压力极大,但谭坚持不「弃保」,还亲自为其他两队拉票,结果选票分布有如「摥柜桶」,刚刚好足够赢出3席,当时谭Sir喜极而泣,嘉宾说是第一次见到谭Sir落下「男儿泪」。

自爆没有中学毕业学历的谭Sir,在全国政协委员任内集合了一批团体的力量,推行了「西部开发人才支援计画」,没有甚么资源支撑,却成为当时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品牌项目。他在工联会期间,开创工人歌唱比赛,即后来的业馀歌唱大赛,成立业馀进修中心,至今还是为人乐道。一步一步走来,由打工仔成为全国人大常委,没有显赫学历、不是名校出身,完全不符世俗眼光中的成功方程式。

成就菁英,关键在于成长环境和个人格局。环境也并非只有世俗认定的那种,所谓条条大路通成功,唯一标准是能否配合这个人,令其长进,造就成恢宏格局。笔者见识过无数高位低位的人,也由于惯性的记者触觉,有时很快便能「嗅」出眼前人的「味」。总觉得,我们的制度和世俗眼光,糟蹋了不少人。

现时文凭试学生和家长都在找出路,社会不妨思维跳脱一下,打破闷局。早前与人谈起中学的ApL,笔者就问:为甚么表现突出的,不能在文凭试成绩表上是5**呢?这样做究竟冲击了甚么呢?电邮:[email protected]


陈卓禧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20年。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7月27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陈卓禧 - 海阔天空待展翅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喜见教育局谋划高教新局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根植中华 放眼世界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加快优化人口结构及提升人力质素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烟花三月下扬州丨卓言絮语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