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宗 - 习史的理念|青史札记

2023-06-23 12:56

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也曾反覆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我学习历史的理念是甚么呢?学习历史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学习历史的理念就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学习历史无疑是出于应试的需要。可是,在应试以外,学习历史的学生应以发扬人文关怀为理念。对我来说,人文关怀是指人们需要尊重不同人的差异,而且保持不同人和事的关心。而学习历史可谓发扬人文关怀的关键切入点,因为历史往往盛载着不同的人和事,理解不同人和事之间的相近和相异之处,自然成为学好历史的条件之一。

举个例子,司马迁和司马光同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家,但是两人的经历和处境如何令到他们的治史风格有所不同?王安石和梁启超都有因时制宜、为国家进步作出贡献的理想,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处事方式又有甚么分别?这些都是值得学生深思的问题。

社会上不少人对于「人文关怀」有一种误解。不少人常会以「追求人文关怀不能牟取实利」来否定培养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可是,人文关怀本身就不是一种获取实利的工具,历史中的人文关怀可贵在于其精神熏陶和教育意义。

人总不会是完美无瑕,也不一定会一帆风顺的。例如隋炀帝开拓运河,便利了漕运的发展;但他也有奢靡浪费的一面;明代士人文徵明虽然屡试不第,却成为了书画名家。历史上类近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正反映出学习历史对于培养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历史例子可见,人总不会是完美的。体谅和尊重个体差异,才是与人相处的理想态度。

有见及此,以「能否获取实利」来衡量人文关怀的意义和必要性,固然是欠缺说服力。重点在于,除了追求实利,追求精神富足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人物各有功过得失,学习历史能让学生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以发扬人文关怀的理念认识历史人物。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也是鼓励学生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同理心的关键。


张玮宗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委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6月23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周正贤 - 谁分真与假?|青史札记

张玮宗 - 承先「启」后|青史札记

周正贤 - 人工有智能?|青史札记

张玮宗 - 知己「资」彼|青史札记

周正贤 - 心随身游|青史札记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