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会通文史创新知

2021-03-19 12:51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在中学文凭试的课程中,中国语文、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是三门独立修读的科目。笔者先前论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关联,在此不另赘述;今回将浅析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希望能为各位用功甚勤的学子觅一习史蹊径。

首先,品析文学作品确实有助学子学习历史。文学作品是最直接反映作家内心思绪、人生抱负的媒介。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提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联反映出王安石勇于实践政治理想,不怕「奸臣」讥评的决心。当然,换个角度来看,这首诗算是反映了王安石「刚愎自用」的一面。除了表达个人情感外,诗词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用。如刘禹锡的《蜀先主庙》提到:「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这两句扼要归纳出蜀国的政治发展。刘备因诸葛亮而得以三分天下,却因后主刘禅不思进取而衰败。

由此可见,阅读诗词能加强读者对该历史人物的认识,对于了解史事自然有所增益。诸如诗词等文学作品能简洁、富感情地折射时代特色,相信这也是一个学习历史的有趣方法。

然而,运用文学作品研习历史时,学子需要留意文学作品的局限性。文学作家往往运用夸张或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渲染力。因此,学子不能视之为「历史材料」,只能以文学作品为引子,认识当时的时代背景。如魏晋时期的山水诗,或多或少反映出当时士族的清谈和洒脱心态。而且,诗词反映的是作者对于特定历史事件的一己之见,或未有充分的史实支撑其说法。因此,以诗词作为历史材料时,需要留意其强烈的主观性。顺带一提,所有的历史材料都并非绝对客观的。如明清的官方实录、文人笔记、地方县志等都有其局限。然而,「主观」的历史材料并不代表没有任何用处的。

总的来说,学历史的方法可谓琳琅满目、变化多端。学子在习史期间,不宜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除了多看课外读物外,贯通文史也是较有趣的习史方法。

张玮宗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委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3月19日教育版专栏「 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