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家长日的意义

2021-03-02 14:01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在众多全校性的大型活动中,如以紧张指数作排行评分,非选家长日排榜首莫属了。对大部分的学生或家长而言,家长日是派发成绩表的大日子,但其实家长日是谁人发明的?背后又是否有其他意义?

传统来说,每逢学校老师约见家长或监护人,家长都会觉得是关于投诉事件或负面个案。以往老师与家长的联络方法多数是靠学生手册或电话对话,如非必要,都不会无故邀请家长到校进行面谈的。但随著教育改革及学校增强透明度,现在的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两至三次的家长日,甚至举行家长会、升学讲座等等,希望藉著正面而直接的交流,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又可给予家长多个渠道就烦恼或问题向老师倾诉,家校合作模式已越见紧密。

其中最为家长重视的家长日,其形式随著时代进步亦越见多元化,例如加入家长专题讲座、举办家长教师会会员大会、举行书展或慈善筹款活动等,但核心仍然是面见班主任及收取成绩表。但是,家长们除了希望知悉子女在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业成绩外,还有什么事情可多加注意?

一般来说,家长日的主菜除了由班主任向家长讲述子女的成绩与课堂表现之外,低年级的班主任多数会分享学童在校的适应情况与学习态度,高年级的则会花较多时间聚焦讨论学习阶段衔接,与升中准备事宜。其实,家长难得一场来到学校,不妨多主动与班主任甚至科任老师沟通,时间不用太长,但必须拿捏重点。面见时尽量带同子女一起,一来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学习成绩的重视;二来亦可让子女正视自己的学习成效与不足,不好逃避现实;家长亦可向老师提出子女在家中时所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不过,一些「老掉大牙」的问题或闲话家常应该可免则免,例如:我的孩子人前人后两个样,应如何处理?我家孩子只玩手机怎么办?子女不爱主动温习及看英文图书,作为家长如何处理?老师对上述问题不是不想处理,而是爱莫能助。假如学童的其中一位家长也不爱看书,甚至经常也手机不离身,试问子女又如何能够自控?即使老师影响力再大,也难以完全掌握学生在家的行为。

保持沟通绝对是最佳的家校携手之道,因为子女在家及在校如果能按著类似的教学方法成长,才能更快适应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在疫情之下,相信大部分家长都可能要改以视像或电话与班主任交流,但只要懂得善用这些家校面谈的机遇,无论以何种形式会面,都能够与老师一同分析及发掘提升子女学习成效的方法,这便是家长日的真正意义!

黄文龙
小学副校长

教育专栏「黄副校长随笔」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