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土地供求 积极解决住屋问题
2024-10-30 00:00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早前提出慎防土地和房屋供过于求的说法,引起各界热议。继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回应后,特首李家超昨天亦正式开腔,强调政府必须有土地主导权,否则便会落在「利益藩篱」控制之中,不符合市民和香港利益。两任特首看似在隔空驳火,花生指数爆灯,其实只是茶杯里的风波,因为两种说法均没有否定造地的必要性,本质上并无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
世纪之初,特区政府因应楼市和整体经济低迷,曾经实施所谓「孙九招」,以严控土地供应的方式「托市」,客观上导致之后楼市急升,造成青年上楼难、劏房盛行等社会民生问题。事后检讨,当年政府放弃积极调控楼市,实属棋差一着,教训极其深刻,今后绝不应重蹈覆辙。
结合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
对于土地问题,身为测量师的梁振英是专家。他在执政期间,将增加房屋供应视作「重中之重」,也有具体行动,甚至说过「如果不兴建插针楼、屏风楼,如何面对劏房住户」、「郊野公园边陲地可建公屋」、「董生若能持续推动『八万五』房屋问题便不存在」之类的话。尽管他在最近的帖文中提出「供应量并非越多越好」,看似打倒昨日的我,但其实并无否定要有供应,只是质疑一旦将来需求不足,那么在供应大增、楼价大跌的情况下,会衍生负资产、政府财政和金融问题。严格而言,这些问题仅属经济学ABC,大家都懂,不算甚么深奥的道理。
2022年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时明确要求:要「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特别提出要「把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对于长期习惯「积极不干预」的港府官员而言,这是相当新颖的说法,某程度上也发挥了鞭策作用。对照「孙九招」年代,时任政府为了挽救楼市而几乎退出房地产市场,这样虽然对投资者有利,对普罗大众却贻害甚深。可以看到,当执政者在担当「有为政府」方面不够积极,甚至是消极,所造成的后遗症可以很大。李家超强调政府必须对土地有主导权,不可将其让渡给利益团体,是吸取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今后政府是否应该积极造地?答案是肯定的。传统中国人有「积谷防饥」、「有备无患」的思想,其实造地也是同一道理。众所周知,造地是一件非常费神、费时的事,往往要花上好几年的工夫。只要政府下好「先手棋」,不要因一时楼市波动而退缩,预先建立足够的土地储备,将来便有充足「底气」,进可以释出土地,增加库房收入和平抑楼价之效,退可以保留弹药,用作将来发展之用。
因应实际情况合理卖地
政府拥有足够土地,总好过在需要土地时却没有土地,任由拥有土地的利益团体予取予携,陷入被动捱打的窘局。
一些人担心造地太过积极会导致楼价大跌等问题,看似不无道理,惟类似情况通常是整体经济突然受到不可抗力所打击的结果,未必是政府积极造地所造成的;而且,政府造地之后未必同步售地,两者之间有许多回旋馀地。当然,梁振英提出「需求不能不估量,供应规划不能不量化」是对的,今后政府固然应该继续积极造地,特别是要将北部都会区的土地潜力发挥出来,但同时理应基于客观数据,因应实际情况,合理卖地,既要扩大卖地的优点,慎防供不应求,解决好住屋问题,又要缩小卖地的缺点,慎防供过于求,尽量防止负资产激增之类的问题。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