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一潭死水 改革事不宜迟

2023-11-15 00:00

港交所早前就改革GEM(前称创业板)进行谘询,建议改革方向包括设立新的简化转板机制,让合资格创业板公司迁往主板;为高增长企业提供新的资格测试方法;以及取消创业板公司须季度汇报的规定等。相比2007年1823.74点的历史高位,创业板指数迄今累泻九成九,表现欠佳乃铁一般之事实。当前,推动彻底改革已是逼不及待,目标是一扫之前的阴霾,为GEM注入强大发展动能,助力中小企特别是初创企业之发展。

前称创业板的GEM在1999年11月面世,主要卖点是上市要求低于主板。当时适逢科网股热潮,创业板开局不俗,包括tom.com、香港网等科网股,均选择在创业板上市。但随着科网股泡沫爆破,创业板吸引力大降,逐渐沦为业界眼中的「鸡肋」。
曾两次改革欠成效沦「鸡肋」

当局曾对创业板进行两次改革,但成效不彰:2008年推行的简易转板机制,令创业板变成上市公司迁往主板的跳板,实际上沦为次等上市平台。

2018年的改革,重点在于大幅提高上市门槛,同时取消简易转板机制,尽管出发点是为了淘汰劣质企业,动机良好,却导致中小企和初创企业难以通过GEM上市,令GEM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根据官方统计,2019年和2020年分别仅有15间和8间新股上市,2021年至今更只有一间!此外,GEM交投亦不算活跃,例如今年10月每日平均成交额仅6800万元,表现低迷。

既然出了问题,那就需要改革。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构思活化GEM,为中小型及初创企业提供更有效融资平台;今年《施政报告》亦明言要改革GEM市场。港交所就此展开谘询,就是顺着这个思路去进行。
倡取消转板机制 提供诱因

港交所提出三项主要改革建议,当中引入新的替代资格测试和取消强制性季度报告要求,市场并无太大异议,反而引入转板机制,却引起不少讨论和反对。首先,在GEM挂牌的小企业良莠不齐,部分甚至是没有交投的「僵尸股」,即使引入转板机制,不见得可以大幅提升GEM的整体水平;其次,转板机制必将鼓励部分表现较佳的公司朝着主板上市这个目标进发,留下来的将是表现不佳的企业,最终GEM只会陷入持续积弱之窘境;再者,基于GEM过往多年表现欠佳,市场人士对其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引入有如旧瓶新酒的转板机制,意义不大。

基于上述考虑,有意见认为港交所应取消转板机制,同时可以大胆规定创科企业只可在GEM上市,甚至提供诱因,鼓励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型科企由主板迁往GEM,务求将GEM打造成亚洲「纳斯达克」。上述建议均值得当局考虑。然而,倘若当局决定保留转板机制,则可在这个前提下探讨优化方案,例如参考内地的「新三板」,将GEM改革成「两级制」,让较优质的公司留在GEM最高层交易,相信有助提高其竞争力和质素。

除了上述措施,港交所可探讨的改革方向还有很多,包括在新兴经济体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入东盟、中东等地初创企业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也可考虑建立第二上市制度,容许在内地「新三板」创新层、东南亚主板上市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也可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大战略下,主动通过「未来基金」中的「香港增长组合」或「共同投资基金」,发掘并帮助有增长潜力的初创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我们深信,只要创业板的优质企业越多,创业板就可以被激活,有朝一日与主板双翼齐飞。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