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基建投资巨 北都大屿比翼双飞难

2023-10-27 00:00

港府正推展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两大工程,一直强调双轨并行,但从刚发表的施政报告,不难发现当局在政策和资源上已明显向北都区倾斜。相信这与经济下行压力,财赤增加有关,在财政困难下,当局很难同时开展两大发展项目,遂以务实姿态优先积极推进北都区发展。
卖地收入大减财赤料扩大

北都区和交椅洲两大发展项目比翼齐飞的格局可能有变,在新施政报告中可见端倪,有关交椅洲人工岛的着墨不多,仅一段而已,比去年施政报告的3段篇幅明显大减。反观北都区的篇幅便有好几段,而且短期内会公布北都区行动纲领,已到了全面起动发展的阶段,反映当局非常积极进取。

当局优先推进北都区项目,很大程度与当前经济环境有关。疫后全面通关,虽然访港旅客大增,但经济复苏不似预期。俄乌战事胶着之际,以巴又爆发冲突,地缘政治变得复杂,增加经济不确定性,令外围需求减弱,使香港出口连跌17个月,是有纪录以来最长,制约了本港经济增长。

再加上股市和楼市交投淡静,印花税收入大减,并打击发展商投地意欲,以致多幅地皮流标,严重影响政府卖地收入,当局原先预计今个财政年度卖地收入为850亿元,可是迄今实际收入仅110亿元。卖地收入不达标似成定局,收支不平衡扩大,为政府带来财政压力。今个财政年度首5个月赤字约1362亿元,财政储备亦缩水至6986亿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不讳言,今年财赤将会比年初预估的更高。

虽说两大发展项目建设动辄要10年时间以上,而当前经济困境属周期性问题,不应因短暂困难而对大型基建项目退缩,应放眼长线,但毕竟两个项目涉及资金极巨,政府有责任审慎理财。交椅洲人工岛造价估计要5800亿元,而填海造地所带来的私人住宅和商业卖地收益,可望为库房进帐7500亿元,远超建设成本。不过,这个估算是奠基于楼价稳步向上的假设,过去几年楼价拾级而下,由2021年9月高位回落,累计下跌17%,令土地收益未必有保证,政府不得不审慎处理。

港府即使可以透过举债来解决资金问题,尤其当局发债纪录良好,备受投资者青睐,之前发行银债、绿债反应极佳,均出现超额认购现象,但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美国10年期长债孳息率徘徊在逾4.9厘,美债息飙升,势必推高港府发债成本,否则难以吸引投资者买港债。假如港府要发债支持大型基建项目上马,相关债息开支便会大增,在高利率持续环境下,持续大量发债并非最佳选项。
交椅洲难题多须审慎推进

因此,当局在推进两大项目时不能再抱比翼双飞的心态,须以务实态度重新审视,从两者之间作出优次选择。毕竟财政资源有限,如何让资金高效运作,以较短时间取得成效是非常重要。北都区在推展上明显有一定优势,当局过去几年已着手在新界收地,手上已积累一定地皮可供开发,而规划亦进行得如火如荼,且多个项目与深圳共同推进,故在推行上刻不容缓。反观交椅洲人工岛今年内展开环评,相信环团会就填海影响海洋生态提出挑战,令进度或会受拖宕,填海项目能否如期在2025年底开展也成问题。

施政报告宣布将成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委员会,并设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办公室,除了要利用市场力量,杠杆市场资金和效率,为项目的不同投资融资方案提供意见,更要就各个项目的缓急先后作出协调部署,有逼切需要的可优先上马,不逼切的可缓一缓,不会让工程一窝蜂上马,既有睇餸食饭的意味,更避免多项工程一起进行推高造价。港府在财政压力下,采取先易后难,将资源倾斜在北都区是较务实做法,较易和尽快做出成绩来,至于交椅洲人工岛审慎推进,并不意味政府放弃填海,而是待扫除障碍,届时开展工程便事半功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