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新《施政报告》能更好激发香港潜能

2023-10-28 00:00

10月25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他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这份立意高远、守正创新的《施政报告》,处处尽显政策亮点和新猷,正好贯彻《施政报告》的主题:「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因此值得大家全力支持和仔细研习。
推动文化产业 科技中心奠基石

这份《施政报告》展现了行政长官李家超是以祖国的大局发展为中心点,围绕贯彻「一国两制」、提高治理水准,提出各项确保本港长远发展、繁荣安定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这份《施政报告》同时也充分展现出李家超率领的特区政府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施政作风和态度,因此提出在2024年内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带领香港切切实实落实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

《施政报告》也回应了国家支持香港的「中心」定位,以及香港社会就楼市、居住环境和人口老化问题的诉求推出了有力、可行的措举。在推动「八大中心」建设方面,《施政报告》提出成立「文创产业发展处」和向「电影发展基金」和「创意智优计划」增加注资和推出「欧亚文化交流电影制作资助计划」,以支持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和推动香港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提出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促进微电子的研发、加快建立数码港超算中心和支援初创企业科研成果商品化,为香港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立基石;以及建议设立「专利盒」税务优惠,以促进香港发展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这些措施都为香港经济下一步发展增加新的动能。

谋求经济发展,也是为了惠民生添幸福。在民生方面,《施政报告》并没有回避老大难的社会民生问题,例如提出若干楼市「减辣」措施以扭转楼价持续下滑的趋势,打击市场和市民信心;提出成立「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为「劏房」设立最低标准,以取缔环境恶劣的「劏房」;向「长者学苑发展基金」额外注资8000万元,鼓励长者终身学习和融入社区;以及向每名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一次过发放2万港元,以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相信这些举措将更加有利于香港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为市民增添福祉。
成立文化办 建治港班底人才库

新一份《施政报告》的另一亮点,笔者认为莫过于提出推广爱国主义教育和和中华文化,包括建议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和设立两所国家和抗战历史博物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香港的未来发展和建立「爱国者治港」的治港班底的人才库,因为向香港下一代灌输爱国情操,能够增加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方面能够让他们接受正确的国家观念,另一方面能够防御敌视中国的外部势力向我们的青少年灌输歪理,长远有助港人融入国家建设和参与民族复兴,故此意义深远和重大。

一言以蔽之,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最新一份《施政报告》充分体现他是从祖国发展全局的视野出发,制订了一份具前瞻性、实事求是的措施,涵盖特区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展示出他勇于承担的精神,因此推出了众多「振兴经济、改善民生」的新猷政策和措施。这些与每一位香港市民休戚与共,也让社会各界都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未来可期。

朱鼎健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