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龄再就业派2万 市民热议

2023-10-27 00:00

「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的对象,为连续3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任何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
「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的对象,为连续3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任何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

新一份《施政报告》推出「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若重返职场,最多可获2万元津贴,引发市民热议。行政长官李家超昨强调,措施针对中高龄人士,认为该年龄层仍存在劳动力。对于措施会否鼓励他们辞职拿津贴、变相「养懒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指政策原意,是希望吸引仍有劳动能力但因「种种原因」无工作的人口重投就业市场;有劳工界议员则认为,雇员若单单为此2万元故意辞职,随时得不偿失。

为期3年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对象为连续3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任何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若他们连续完成6个月工作,可获发放最高一万元津贴,连续完成12个月工作再多一万元,以加大他们重投工作的诱因,可惠及6000人,惟计划细节尚未公布。

李家超昨晨在立法会回应工联会议员陈颖欣提问、会否调低计划门槛让年轻人受惠时表示,相信大多数市民都是「自力更生」,毋须鼓励,因他们都是贡献者。只是社会上有意见指再就业诱因不足,故推行此计划冀释放40岁或以上的中高龄人士的劳动力,此外亦要考虑财政资源的分配,故这次以40岁为分界,也是综合考虑所有元素而作出。
40岁以上妇女潜力大

不少网民对计划大感兴趣,甚至拟定时间表「递信唔捞」。有网民发帖形容这是天大的喜讯,声称「下月底离职,接着玩3个月由圣诞玩到新年再玩埋过年之后再搵工,返一年等政府奖励!」

孙玉菡在《施政报告》记者会被问到相关措施会否鼓励市民故意辞职拿津贴时只表示,希望「用好仍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他指在40至59岁的群组中,女性的劳动参与较男性低20%,政府认为这群人仍有能力参与劳动市场,冀尝试鼓励他们加入,用好劳动力,解决目前劳动人手不足的挑战。

港九劳工社团联会秘书长、立法会劳工界议员周小松向《星岛》表示,劳联认为措施能有效释放本地中高龄,尤其是妇女的劳动力。他指,政府过往在鼓励中高龄就业方面,主要聚焦在补贴雇主,今次计划直接惠及雇员填补了过往政策的缺口,大赞当局「今次听到劳工界声音」。

周小松认为,若补助金太高,或会吸引雇员故意辞职,但现时2万元津贴的诱因不大,「40多岁丢了工作,是否容易再找工?新工又能否有一样的薪酬?」至于有议员建议政府考虑将津贴门槛调低,他认为有更多资源做大措施固然是好事,但政府资源始终有限,加上40岁以上妇女的劳动参与程度较低,故先针对中高龄属好事。

翻查资料,劳工处曾于2020年在「中高龄就业计划」下推出「留任津贴试点计划」,获聘的60岁或以上长者可获发每月最高1000元津贴,已于上月结束。劳工处昨回应《星岛》查询时指,面向雇主的「中高龄就业计划」仍然实施,至于能否配合「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一同作出申请,处方称因暂未有实施细节,故现阶段未能回应。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