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出路选择多 条条大路通罗马

2023-07-19 00:00

中学文凭试(DSE)今天放榜,仅诞生4名状元,创历届新低,但这并不意味考生成绩每况愈下,而是因5**分布得相当平均所致。考获佳绩的考生,在选科时除报读一些社会最渴求兼有前景的科目,亦要考虑个人兴趣和能力,而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切勿气馁,可考虑循其他途径继续升学,坚守个人兴趣及专长,觅得合适跑道,在未来也能闯出一番事业。

考评局指,今年有4.87万考生参加DSE,约1.7万人考获「33222」入读大学的最低门槛,意味1.4人争1个学位,预计20分便有机会入读八所资助大学。不过,众人的焦点往往落在状元身上,今年只有4人考获7科5**,比去年减少7位,为DSE史上最少。

无独有偶,早前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放榜,考获45分的本港IB状元仅23人,比去年93人大减75%。不过,两者状元数目大减并没任何关连,IB状元过去几年大幅飙升,并非考生成绩突飞猛进,而是疫情导致全球很多学校停止面授课,部分课程内容未授毕,为免影响学生升学,唯有宽松评分,令考生容易取得高分。随着社会全面复常,今年在评分时不再松手,导致学生分数回落。
港考生竞争压力较内地少

至于DSE状元大减,与复常无关,今年取得高分的考生不比去年低,有18名考生取得6科5**,比去年多了5人,今届状元人数较少,相信是与5**分布较平均,个别同学欠缺运气所致,故此大家毋须过分聚焦在状元人数上,应看整体成绩能否保持一定水平。

事实上,本港考生是相当幸运,因八所资助大学有足够学位,录取率平均为40%,即使未能获八大录取,还有多所自资院校可供报读学士或副学士课程,以及高级文凭课程,若家境富裕可考虑到外国升学。当前本港失业率仅2.9%,各行各业都欠缺人才,故短中期大学生毕业后搵工应不算困难。反观内地连续5年高考生人数破千万,今年有破纪录1,291万人争夺有限大学学位,前年全国985高校和211高校录取率分别是1.67%和4.75%,竞争非常激烈。

内地高考生面对严重「内卷」,即使能考进大学也未必有出头的机会,因当前青年失业率高达21.3%,一毕业便意味失业,令不少人选择躺平。

因此,本港考生不管是进入八大,抑或选择自资院校升学,仍有好多出路和机会,关键在于选科。过往,很多考生倾向选择医科、会计、法律等科目,毕业后高薪厚职有保障。不过,随着政府拆墙松绑,输入海外和内地受训医护,纾解人手荒,过往备受保护的医疗行业将逐渐失守,而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日趋完善,律师、会计师等行业也面临严峻挑战。
创科前景亮丽发展机遇多

当前前景亮丽的是与创科相关行业,尤其当局已将AI、生物科技、数码经济列为重点发展的项目,去年底公布创科发展蓝图,为香港创科明晰了长远规划,锐意打造新田科技城,又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令创科有着无限发展空间,而创科需要大量人才,只要相关人才肯拼搏,只要抓住机遇,发挥创意和灵活脑筋,未来有很多机会在事业上闯出新天地。

DSE成绩只是人生其中一个阶段,并不代表一切,正如本港教区枢机主教周守仁指,状元文化不值得鼓励,过了几年后,根本上没有人会记得几年前的状元是谁。只要考生懂得如何向前走,在选科懂得选择更好和社会最需要的学科,并考虑到个人兴趣和能力,即使未获大学录取,也可认真考虑报读自资课程,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学有所成,自然会行行出状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