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雞蛋都要識煮 烹調不當有損健康
2019-10-30 15:38
雞蛋是營養最豐富的超級食物之一,蘊含20種人體所需胺基酸及各類維生素礦物質,烚、蒸、煎、炒煮法多式多樣,樣樣都各有風味令人難以拒絕。但原來烹煮手法的不同會大大影響人體對雞蛋營養的吸收,有些更有損健康。面對層出不窮的料理手法,到底哪種才是最佳煮蛋之選?
水煮蛋vs茶葉蛋
眾所周知對身體有益的茶葉,用以滷製雞蛋莫不是健康之選?殊不知茶葉遇見雞蛋并非1+1=3,茶葉本身所含的生物鹼在滷製過程中滲透到雞蛋内,會同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造成刺激,會影響胃部的營養吸收和消化。經調味汁長時間浸泡更要小心鈉含量過高,越入味就越危險。相反,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可高達99.7%,幾乎可被人體全部吸收,而純天然不加任何調味料或油分烹煮,更避免高油高鹽,是專家公認的最佳雞蛋烹煮方式。
炒蛋vs煎蛋
以油鍋煎炒雞蛋自然會令雞蛋吸取大量油分,難免有失健康可算常識,但炒蛋和煎蛋又有何不同?分別就在於,炒蛋將雞蛋打散,翻炒時油都盡數融入雞蛋中,炒蛋軟嫩的口感就是來自大量油分少量水分。相反,煎蛋未有打散蛋液,油只粘附在表面,上碟時把油分瀝走即可。炒蛋可比煎蛋多出10%-20%熱量,而爲求口感更佳軟滑,炒蛋有時亦會加入牛奶或忌廉,熱量更遠超煎蛋了。
生蛋vs熟蛋
講完一輪,不是破壞蛋白質,就是吸油熱量高,不如直接生吃,原汁原味,夠健康吧?錯,其實生蛋蛋白質消化率只有30%-50%,而生蛋内含有的抗生物素更會阻礙人體吸收生物素及維生素,進而影響代謝生長,如果常吃生蛋更可能因營養缺乏而引致禿頭。亦有一些蛋白質,例如卵類黏蛋白,如果生吃會影響身體消化。同時,蛋殼通常都沾有雞糞,吃未經消毒的生蛋容易感染沙門氏桿菌。雞蛋要經過烹煮後,營養及蛋白質才會變得更易被人體吸收與消化,當然亦更衛生。
就算食物本身蘊含好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煮食方法都非常重要。如果高鹽高油,再有營的雞蛋都會變成無益。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