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從革命家到務實執政者

2022-04-06 08:55

兩個東歐國家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在同一日公布大選結果。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得票率逾53%再度連任。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得票60%,在首輪選舉中勝出。

兩個領袖都是在歐洲中的異類,和美國走得遠一些,和中國走得近一些。有分析說若不是爆出俄烏戰爭,轉移了美國的注意力,他們沒有那麼容易取勝,至少勝出的比率不會那麼大。

先講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武契奇在他領導的前進黨總部宣布,他在首輪總統選舉中勝出,根據前進黨的統計數據,他的得票率在59.9%到61%之間,毋須第2輪投票而再出任5年總統。

至於匈牙利,匈牙利選舉辦公室公布國會選舉初步點票結果,爭取連任的總理歐爾班得票率超過53%,歐爾班已宣布贏得大選。他在國會選舉點票期間向支持者發表演說,表示由他領導的政黨青民盟取得大勝,強調他們捍衛了匈牙利的主權和自由。

匈牙利選舉特別之處是選前民調一直說選情較吃緊,由6個反對派政黨組成的匈牙利團結聯盟據說只落後歐爾班領導的青民盟數個百份點。但結果不是這樣,歐爾班的青民盟得票率為53.5%,在國會199個議席中,已取得三分之二議席。至於反對派匈牙利團結聯盟得票率只有34.6%,被青民盟拋離近19個百分點。

歐爾班曾於1998年至2002年擔任總理,2010年重新上台後出任總理,並於2014年及2018年兩次連任,執政至今。

歐爾班和武契奇都是政治務實派,但歐爾班面對的壓力更大,因為匈牙利已經是歐盟成員國。也正因為這樣,歐爾班的影響力也大,經常因為匈牙利一票否決,要求全票通過議案的歐盟就寸步難行。

匈牙利雖不反對制裁俄羅斯,但反對制裁俄羅斯能源。3月21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會面後表示,匈牙利不希望將制裁延伸至俄羅斯能源領域,也不會向北約以外地區提供兵力和武器支援,他直指北約議程上有一些關於烏克蘭衝突的「危險提議」。就是因為匈牙利這些國家反對,歐盟才不去跟美國制裁俄羅斯能源。

歐爾班在競選時表示,這場並非匈牙利的戰爭,他們需要置身事外,如果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會令匈牙利成為軍事目標,抵制俄羅斯能源進口,亦會損害匈牙利的經濟。

匈牙利在俄烏衝突中的態度,是西方媒體報導此次選舉中繞不開的話題。歐爾班在勝選講話中提到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他的批評,澤連斯基曾稱歐爾班缺乏支持,不願意譴責他的親密盟友普京入侵烏克蘭。歐爾班說:「這場勝利值得銘記,甚至是餘生一直如此,因為我們有最廣泛的對手需要克服。國內左派、國際左派、布魯塞爾的官僚、索羅斯帝國的金錢、國際媒體,甚至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現在的歐爾班,和年青的歐爾班可不一樣,他當年是一個激進的反共青年,對前蘇聯深惡痛絕。1963年出生的歐爾班,畢業於匈牙利羅蘭大學法學專業。1988年參與創建現時的執政黨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青民盟),當時他領導反共產主義的青年民主運動,並作為東歐劇變的直接推動者。1990年匈牙利結束一黨制後,他進入匈牙利國會,展開從政生涯。

由當天一個激進反共青年,變成一個現實主義的執政者,這是一個巨大的心路歷程轉變。

試想當日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等相對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條件本來較好。但1990年共產政府倒台之後,他們信了西方的一套,一夜之間變成市場經濟,轉眼抄足西方的民主制度。32年過去,匈牙利即使加入了歐盟,國家又變得有多好呢?還不說南斯拉夫由1個國家變成7個國家,當中最大的塞爾維亞,變成只有690萬人口的小國,只能說情何以堪。

很多西方大國領袖,仍然很有「傻白甜」的性格,但歐爾班、武契奇,已經變得很務實,以發展國家為己任,和中國開展緊密關係,希望靠中國的幫助,可以把國家發展起來。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兩國在中國推動下,興建352 公里長的匈塞高速鐵路,把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東站和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中央車站連接起來,期望靠交通基建推動經濟。

從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的選舉結果,可以看到兩地的人民已經比較務實,懂得作出理性的選擇。

盧永雄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