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從賣桔者言到流量明星 中國問題終於有答案

2021-08-23 22:46

1984年張五常的《賣桔者言》一紙風行,書中壓卷之篇是〈鄧家天下〉,文章稱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鄧麗君歌曲在中國走紅不受影響,但不久也因「反精神污染」被禁了。今天,國內又出現限制太過紅的明星言論。回想張五常文中一句話︰「要攪經濟現代化,又要以剩餘價值壓住天資的收入,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死結。」

究竟這什麼的一回事?上周官方開始對娛樂演藝事業的高收者作出嚴厲的批評,這個高收入群體有個名稱︰「流量明星」,其實《人民日報》早已表達不滿,2017年09月26日題為《“流量明星”切勿成“流星”》文章指出︰「流量(即網絡流量,Network traffic)本無原罪,問題在於今天的諸多流量明星只有流量,沒有演技。當前頗受追捧的、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流量明星,往往沒有經過“跑龍套、當替身”等艱苦的淬煉,這樣的明星也留不下任何一部真正的作品。」

流量明星不單只收入高,更有主流地位。《福布斯》2020年中國Top 100名人榜,首十位都是屬於流量明星,主要是電視劇的人氣小生和花旦。內地網民對《福布斯》不以為然,有自媒體表示︰福布斯有意用數據來說話,把流量高變成正面影響力的對等名詞。

國家有關當局似乎看出「數據就是力量」的背後意義,其實流量明星被批不單是近期出現這類偶像高收入群體的失德行為被揭發、個人收入畸形地偏高,更重要的是製造流量明星的後台,與中央近日出手整頓互聯網企業、金融市場、獨佔大數據的公司、外賣公司、教育培訓機構、社交媒體、手機遊戲等等領域,問題是同出一轍,都是基於科技與創富的關係。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衍生的大數據就是資產,也就是權力,包括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中國互聯網相關行業,也包括可以動用驚人資本,搜集海量數據的娛樂演藝公司,也可以通過產業鏈、AI程式等,為造假提供便利。相比起市場壟斷的互聯網巨頭,同樣熟練應用資本和技術的「流量工業」,是不可小覤的。

BBC中文網日前評論,8月17日中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調整科技與財富的可壟斷性,目的是促進國家社會的進步。

以上報導了限制「流量明星」的理據。回到文首張五常上世紀80年代所說的「鄧麗君事件」,提到的「剩餘價值」是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工人勞動產生價值,但工人沒有取得其所創造的價值,主要都被擁有資本和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剝奪了——張五常對此作出質疑︰好像歌星和體育明星可以憑天賦、相貌、魅力產生的天價代言和表演收入,「在電視廣告上喝一枝汽水的收入,就足夠普遍人一家的終身享用」這不算是勞力產生的資產,馬克思怎樣解釋?

經過30多年,中國出手整改市場資本主義,限制資本利用科技製造的「明星價值」過度膨脹,是實踐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經濟理論,而且可以說是對準問題,解開自由市場主義和私有化資產放任無序,以致造成社會經濟弊端的死結。

理論不必太複雜,它簡單稱之為中國模式,是從實踐中建立的經驗和解決方案,這將是未來10年最值得研究的題目。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