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很嚴重啊︰刀刀見血 滴滴驚魂

2021-07-07 22:17

「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平台滴滴全球,在中國政府發出對其進行網絡安全調查並下架其應用程式後,昨日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5%,而所有中概股幾乎全體陪跌。」

《美國之音》以題為〈刀刀見血,滴滴驚魂, 再買中概股“你就是個白癡”〉作以上報導,重點是,「法律學者稱,現有美國法律無法保護美國中概股投資者免遭池魚之殃;投資專家呼籲投資者遠離中概股。」標題是煽情的,乍看以為這家來自中國的公司,被中國政府打壓得「頭破血流」,再看內容才知文章另有所指。原來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代表投資人權益追查滴滴全球「是否發佈了虛假和/或誤導性陳述和/或未披露與投資者相關的信息」,除了就此事作出調查之外,投資虧損的股民或向滴滴索償。換言之,滴滴在國內被「打殘」還未夠,再會在美國挨告,或要付出天價賠價,這個被認為是上市公司天堂的地方,原來隨時「刀刀見血」。不過,美國有美國的理據。

文章訪問行內人士指,關鍵是滴滴事先是否收到了中國政府的口頭或書面調查警告,滴滴在上市之前如果真的收到政府的警告的話,從法律角度講公司必須以馬上向所有投資人披露,「假如滴滴在上市之前並沒有收到任何警告,它是沒有責任的」。

中國互聯網公司善於運用大數據技術,為使用者提供便利,也推動業務的迅速增長,因為過往獲取個人數據時比較歐美國家來得方便,不過,近期內地部門對數據安全問題愈來愈關注,《環球時報》評論指出,滴滴「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情況令人擔心。「滴滴似乎已經有能力對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對個人來說當然構成了潛在信息風險。」事件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可以預見的內地對數據的管理會更嚴, 美國律師們的焦點質疑滴滴,「如果你早前知有這個風險不說,等同是誤導股民!」

路透社提出了一個實例說明滴滴如何會觸及國家安全的問題︰「滴滴於2015年發表過一篇調查文章,運用大數據分析而窺探出中國各國家部委的行為舉動。文章注意到2015年夏天國土資源部、公安部加班至為頻密,這正好和當時國土資源部第三批巡視工作啟動。」試想如果6年前的大數據都能大致勾勒出國家部委的工作,以今天的技術和數據量估計,可知滴滴能更精準的透視全國單位、機構的「一舉一動」,問題是一、滴滴背後有很大的外資者股東;二、滴滴走到美國上市,這怎不引起當局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

滴滴近多次回應稱,中國的使用者數據絕對不會因公司在美國上市就洩露到美國。「和眾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一樣,滴滴國內使用者的數據都存放在國內伺服器,絕無可能把數據交給美國。」彭博新聞指出,「隨著北京對滴滴全球公司以及最近在華爾街首次亮相的另外兩家中國公司——貨運平台「滿幫」和求職平台「Boss直聘」——進行調查,全球股票管理人正質疑這個中國日益嚴控大數據所帶來的監管威脅,是否還值得冒險投資。」

《德國之音》就事件點評說︰「中共當局現在開始非常關注自己的數據利益。為了控制數據,總是會做它認為需要做的事」,事關「中國不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

我可以這樣說︰「乜原來自由市場經濟國家,可以讓國家安全數據自由流動而不監管咩?白癡!」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